上饶民俗
上饶早梨与早"利"
很早以前,上饶人就把梨当作吉利的象征(梨与利谐音),故家家种梨(利),人人得梨(利)。因此上饶县素有喜爱种梨的传统习俗。特别是田墩、黄市、花厅等所产的梨比其他乡更胜。他们所种的梨不仅比一般梨成熟早,而且还具有个头(一般都在一斤左右)、表皮细薄、肉质脆嫩、核少汁多、味道香甜等特点,曾被列为"贡品",真可谓是种梨得利之乡。近几年,上饶早梨种植已有很大发展,全县年产量达36万多斤,还是供不应求。
本文由'永穗酱吖'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舞龙灯
吉利,溧水县,百页,龙的,每逢春节、元宵节和其他喜庆日子南京都有舞龙灯的娱乐活动。舞龙灯,也叫耍龙灯,是一种民间舞蹈。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舞龙灯的民俗起源于古代人们对龙的崇拜。古人将龙视为能呼风唤雨、将福消灾的神物,舞龙灯就是为了祈祷神龙的保佑。舞龙一般用草、木、竹、布、纸扎成,节数不等,多为单数,以图吉利。除颜色的区别外,还有用荷花、蝴蝶组成的“百页龙”;用木板凳制作的“板凳龙”;用稻...
2023-05-04 16:55:02 -
遂川喜庆习俗
吉利,商场,新屋,宾馆,乔迁由旧居搬入新屋谓之“过火”、“乔迁”。九十年代以后,旧俗多有改革,多数人家将“乔迁”与营造“圆工”同日操办,庆贺酒宴有设在新居者,亦有部分人家在宾馆、酒楼包席宴请亲朋好友。乔迁中,为图吉利,不少人家仍需选择吉日良时。届时,由家中长辈备好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食品,锅碗瓢盆壶等用具,置备炭柴火种,清扫旧居地面后,一人担担前...
2023-05-04 16:37:00 -
正月初五
五路,吉利,又称,大发,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2023-05-04 16:29:41 -
南通立夏习俗
吉利,下河,数字,回游,立夏那天,南通时兴孩子胸前挂蛋。相传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散瘟布疫,孩童胸前挂蛋者最甚。女娲闻讯,与瘟神辩理,瘟神无奈承认,立夏之日,凡孩童前挂蛋者一律不得伤害。传说虽无从稽考,但这天孩子母亲总要选择个头大的鹅蛋、绿壳的鸭蛋、红通通的鸡蛋,煮熟挂于孩子胸前,同时还留下两句谣谚称:“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见的腹涨厌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立夏之日多食禽蛋,&ldq...
2023-05-04 15:37:28 -
傣族婚宴习俗
协商,青年,吉利,苗族,鸡肉为媒傣家青年男女社交恋爱,傣语称为“约骚”。当地汉族称为“串姑娘”。傣历新年那一天,傣家竹楼里到处可闻一片杀鸡声,鸡烧好后,便见姑娘穿上盛装,把鸡肉拿到集市上去卖,等候自己喜欢的小伙子来买。兴高采烈的小伙子纷纷前来问价,如果姑娘说:“吃了再称。”吃后又加倍要钱,便是不喜欢了。若姑娘喜欢买鸡肉的小伙子,姑娘便会递给小伙子一个凳子,让他坐到自...
2023-05-04 13:00:41 -
无字情书
包扎,吉利,拆包,发现,景颇族青年男子的社交和恋爱生活丰富多彩,具有纯朴而浪漫的独特情调。在青年们的爱情交往中,最奇特的是他们表达爱情的情书。也许有人认为:情书不就是表达男女爱情的书信吗?其实不尽然,云南德宏的景颇青年的情书就不是书信,而是生产、生活中的必需品,它与定情的信物不同。景颇族青年男子看中了某个姑娘,他就会挎上长刀,包上白布包头,用筒帕装上表心的物品,去找心爱的姑娘。临行前,父母会端来一碗盐,叫儿子在上面呵三口气,并且用盐擦...
2023-05-04 12:51:28 -
土家族过年要“忌嘴”
土家族,甜酒,吉利,土家,土家族过春节,有许多与众不同的风俗,“忌嘴”就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习俗。“腊月忌尾,正月忌头”,从腊月中旬开始,土家人一见面,嘴里就要相互说着吉祥的话语恭贺新春。春节之前,要是与人发生争执,会被认为是极不吉利的事情,它将预示着在新年里办事“不顺”。腊月间,淳朴的土家人无论有多大的隔阂,都不会“翻脸”,就连往日吵过架、拌过...
2023-05-04 11:45:35 -
广西北海的礼俗及宗教
多样化,红包,吉利,时代,1、北海的节日习俗北海每逢大的节日或庆功典,都有舞龙、舞狮、烧炮助兴及送红包的习俗,为的是讨个吉利和讨个热闹。2、北海的社交礼俗北海的社交礼仪因时代不同和社交对象的年龄、修养和职业不同而异。但晚辈队长辈对客人有礼,热情待人应该是永远不变的礼仪。北海人最重庆吊相通,“做人情”这种礼俗至今仍延守不变。3、北海的生活习俗1、饮食北海是美食的天堂,陆地三鸟、海产八珍、大鱼大肉尽在北海人一日三餐之...
2023-05-04 11:34:58 -
佤族木鼓
佤族,世纪,精神,西盟县,木鼓,佤语称“克罗”,是佤族人民用来驱邪捉鬼,召集部落成员,告急友邻,出征战斗的重要器具。他们把木鼓视为通天的神灵予以崇拜,因此,1958年以前,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每一个佤族村寨都有一幢或几幢木鼓房,每幢木鼓房置一对木鼓,谓之一公一母。佤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对木鼓有许多民间神话和传说,均与先民们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紧密联系。围绕着木鼓而举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
2023-05-04 10:23:57 -
大悟口彩风俗
大悟,财源,语言,数字,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某些良好的心理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价值观的间接反映。在大悟,讨口彩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正月初一的早晨,要由一家之主开门,开门时要说“开门大发”、“开门见喜”、“财源广进”之类的吉利话。春节期间,熟人见面,要彼此祝愿。而餐桌上总少不了鱼...
2023-05-04 1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