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烟
居住于云南德宏、保山一带的傈僳、德昂、阿昌等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嚼烟”的习俗。大家聚集在一起时,无论男女都要互相敬送,接客待客时更是少不了。嚼烟的原料是一种辛辣而有香味的植物芦子,加上“沙基”(一种用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熬成的黑褐色胶状混合物)和少量熟石灰、烟丝。放入口中咀嚼一会,口中唾液便变成红色。据化验,上述混合物中含有少量生物碱,有消炎止痛的功效,对口腔和牙齿有一定保护作用。嚼烟之唾液还可治疗蚊虫叮咬伤。如有蚂蜡爬到脚上,吐一口嚼烟唾液在蚂蜡爬处,蚂蜡就会自动掉落下来。
本文由'黑沙瑜璟'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文山苗族服饰
苗族,红色,钱币,文山,文山县境苗族祖籍多为湘黔。苗族妇女戴彩绣圆头罩,周围垂吊各色圆珠和花缨络。戴大银耳环。上衣绣红色为方的花纹图案,腰带是整套衣裙的方要装饰,分别由宽8㎝及5㎝两条组成,用彩丝线镶锈,并在其下端缀各色各样小珠、钱币和彩色毛线,走起路来伴裙左右摇摆,丁零悦耳。绑腿为三角形黑布,缝上绣好的图案和花边。男子一般喜穿多件衣服,衣扣有7对布扣,下穿略短宽腰大裤腿扭裆裤,小腿处裹腿布,多穿草鞋。...
2023-05-04 13:56:45 -
盐商文化与天津民俗
风尚,正畸,财力,作用,清代诗人张船山(问陶)称誉天津“十里鱼盐新泽国。二分烟月小扬州”。前人多看重天津的水乡景色,即渔(次要的)盐(主要的)之利带来的风月繁华。这一点,天津与扬州也很相似。行销淮盐的商人与行销芦盐的商人,所创造的文化扭转与意蕴,在当时是颇为接近的。天津盐商文化对天津民风民情的改变,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疚,从天津民俗整体看,都很明显。天津屯本为军事建制。因此,民风剽悍,造成遇事讲打讲闹的社会风气。...
2023-05-04 12:56:09 -
佤族服饰
佤族,青年,红色,银质,佤族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以黑为主,以红为饰,基本上还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特色。男子用黑布或红布缠头,上身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宽,裤筒一般宽一尺二寸,喜欢赤足。身背自织粗麻布包或毛线编织的“筒帕”,包边饰以各色长穗,。青年男子身佩长刀,颈带竹藤圈,头戴银(或篾)箍,身挎背带,显得威风凛凛。他们喜爱装饰品,耳朵穿孔戴大圆耳环或坠银耳筒,颈带竹藤圈,手腕戴银镯银链。男青年串姑娘时,黑上衣...
2023-05-04 09:07:45 -
科尔沁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仁达,红色,连接,服装春季,男子穿开衩蓝棉袍,腰系红绸带,头戴羊羔儿皮帽,足蹬纳底布靴。妇女穿不开衩蓝绿色棉袍,足蹬刺绣花纹的布靴,以彩绸包头,不扎腰带。夏季,男子穿蓝或白色长衫,足蹬布鞋,头戴圆顶檐帽或草帽。女子穿不开衩绿色或蓝色长褂,有时在白褂外套黑色坎肩,穿布鞋。已婚妇女用红头巾包头。秋天,不论男女早晚都穿棉衣,午间穿长衫。春夏秋三季女子在袍内着内衣和单裤,但很少外露。男子在夏季可以穿内衣单裤。冬季,男子日常穿无吊面,以大...
2023-05-04 08:30:21 -
傣家竹楼
作用,傣族,楼房,安装,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竹楼为干栏式建筑。傣族竹楼是一种全用竹子建造的二层楼房。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屋顶盖茅草或葵叶编的草排。底层有的架空,用来饲养耕牛、舂米或堆放杂物,有的用竹墙围作粮仓或厨房。二层设堂屋和卧室供人居住,并在一侧或两侧设有外廊和晒台。屋顶坡度较陡,屋脊两端设通风孔。屋檐很低而且出挑深远,起遮阳避雨作用。廊下安...
2023-05-04 07:19:11 -
弯扁担木打杵
节奏,政府,世纪,风景,人挑人背,是金沙江沿岸边远地区渊源久远的运输方式,是迄今为止随处可见的令人伤感的风景。在九曲十八弯的古驿道上,在凌空盘旋的古栈桥上,弯弯扁担--挑夫,木打杵--背夫,在早一个世纪遗存的苍凉中演绎着今天的人生故事。挑夫,习称"挑脚"。挑具有扁担、箩筐、络绳。扁担用坚硬且柔韧的杂木制成,长约4尺、宽约3寸、厚仅寸许,两头弯弯翘起呈弓形。负重时弓形凹面朝上,装货的箩筐以络绳系在扁担高高翘起的两端,业内人士介绍,弯弯扁担...
2023-05-04 06:33:26 -
与风花雪月为伴
四合,色调,经营,红色,“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中的“风、花、雪、月”说的就是大理,但这4个字却远远概括不了大理,更难以概括生活在大理的白族人民。白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远在3000多年前社会分工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自唐南诏以后,特别是大理国时期,白族便形成了一个大体具有共同语言和文化,经济水平接近,居住地比较固定的古代民族,到了元代,大理已经是一个繁华都市了。如今的大理,风景秀...
2023-05-04 06:23:56 -
三跺脚
人为,三国,知识,比重,三跺脚又叫"跳芦笙"、"跳三弦"、"三脚歌"、"跳歌"。是广泛盛行于思普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逢年过节,或遇重大喜事都要跳三跺脚。三跺脚一般由集体或个人组织,通常在晚上举行。先在场中安置一张桌子,放上烟酒,并烧起火笼,让专门请来的本村弦匠居中伴奏,人们围成圆圈,按一定的动作跺脚转圈。若是春节期间,根本无须组织,也不用号召,人们会自然地集中到村寨中比较宽阔的地方,用大伙自愿凑来的柴火...
2023-05-04 06:10:58 -
呼和浩特节庆活动
那达慕大会,红色,呼和浩特市,年在,内蒙古草原旅游节每年8月前后呼和浩特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交易节,1991年9月举办了第一届,以后每年的8月前后都会举行。它是在那达慕大会的基础上融经贸洽谈、物资交流和竞技比赛、文娱活动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远比过去的那达幕大会要丰富。并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赛马场举行开幕式,邀请来自世界各国、港台及国内各界人士参加,节日隆重热烈,有摩托车队、骆驼队、马术队、武术队、安代舞、摔跤(即搏克)...
2023-05-04 04:43:06 -
张港茶文化
作用,馒头,米茶,点心,天门市张港人爱喝茶,张港的孩子会烧茶。天热了,大人们经常吩咐孩子做的事是:“没茶了,烧锅茶。”于是,孩子们就将做饭的大铁锅洗干净,舀上满满一锅水,盖上盖,用柴火猛烧。因为大人交待过:烧茶不能用小火,否则,烧出的茶就有烟气味,不好喝。当锅里的水烧到小泡变大泡、上下翻滚的时候,就从装茶叶的竹篓子里抓上一把大片大片的茶叶,撒到锅里,盖上盖,就完事了。通常,茶烧好后,先灌在一种用黄土烧制的茶壶中,...
2023-05-04 04: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