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佤族民间音乐舞蹈

  思茅地区佤族的民歌音乐分为风俗歌、山歌、玩调、儿歌四类。

  风俗歌:粗犷朴实的音乐风格突出,风俗歌中有:(1)劳动性风俗歌,是在野外集体劳动时对唱,以配合劳动,协调动作的歌曲,有《拉木鼓歌》等。(2)祝贺性风俗歌,有《结婚调》、《盖房调》。(3)欢庆性风俗歌,有狩猎满载而归后唱的《猎歌》。(4)生活性风俗歌,有以妇女独唱为主的《孤儿歌》、《哄娃娃调》、《哭调》。

  山歌:以独唱居多,内容多反映生产劳动和爱情生活,情绪开朗奔放,山野风味较浓。

  玩调:是妇女休息玩乐演唱的短小活泼歌曲,分跳调和唱调两种。跳调伴以舞蹈步伐,属游戏性的,旋律富有节奏感。唱调多为独唱,齐唱时加入四度和腔而形成二部合唱,内容以唱爱情居多。

  儿歌:分为知识性和趣味性两种。知识性儿歌常是一种押上韵脚的顺口溜,词意不求连贯,通过演唱传播知识。趣味性儿歌,多反映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事件和动物,通过游戏形式来表达,词意不求连贯,速度随情绪而变。

  佤族民间器乐有吹管乐器、弓弦乐器、打击乐器三种。

  吹管乐:有六孔竹笛、四孔佤笛、瓦弱直笛、乌(破口直箫)、稻秆笛、得(单簧吹管)、芦笙、响蔑、牛角号等。流行曲目有:走路调、槟榔调、山歌调、情调等。低笛流行曲目有:娱乐调、求婚调、串姑娘调、走路调、山歌调、串寨子调。

  弓弦乐:佤族独特的弓弦乐器是独弦琴,只有一根弦,笋叶做蒙皮,草根树皮作弦线、弓弦。演奏为蹲式,琴筒着地,左脚踏踩筒侧部,琴杆斜置,左手按弦,右手操弓,弓置弦内,左手大指一、二、三、四指均用,还有打弦、按弦、捻弦等特殊技巧,琴声悠扬。

  打击乐:有象脚鼓、竹筒鼓、铜鼓、锣、芒、镲、木鼓。旧时,木鼓不是乐器,而是人与神之间求应的媒介,是佤族最崇拜的神物。现在,木鼓已被作为文娱活动的打击乐器,西盟县木鼓舞独具特色,国内外闻名。

本文由'莫心水'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