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古铜镜之乡

  作为历史文化古城,鄂州的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常有古铜镜出土,被称为“铜镜之乡”。三国时期鄂州与洛阳、会稽、徐州并列为全国四大产铜、铸镜中心。而从汉末、三国到两晋,铸镜工艺又以东吴地区为首,诸多别具一格的铜镜都在东吴首先制造。作为东吴重镇的武昌,在我国古代的铸镜史上,有非同寻常的地位,铸镜工艺达到高峰。

  建国以来,鄂州出土和保护了战国、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唐、宋、明清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达多面,其中吴镜出土最多,许多方面反映了孙权在武昌时期的历史、文化状况。鄂州出土铜镜,不仅延续时间久,而且种类繁多,计有山字镜、羽纹镜、日光镜、昭明镜、规矩四神镜、鸟兽纹镜、飞凤镜、重列神兽纹镜、画纹带镜、鎏金神兽镜、佛像纹镜、海兽葡萄镜、吴牛望月镜、牛郎织女镜、双剑镜、菊花镜、带把“喜”字镜等30余种。许多镜上镌有铭文,载有作镜的时间,如:“黄龙元年”、“太平元年”、“嘉禾2年”、“赤鸟2年”、“宝鼎2年”。地点,如:“家在武昌”、“会稽山阴”。作镜匠师,如:“鲍唐”、“陈氏”等字样。鄂州铜镜不仅数量惊人,且品种齐全,制作精巧,构图新颖,造型美观,镜面光洁。既有栩栩如生的龙虎麟麟,翩翩起舞的凤凰朱雀,也有活灵活现的奇神异兽,婀娜多姿的花卉草木等。其中“柿蒂八凤佛兽镜”极为罕见,世界仅存5面,鄂州就出土两面。国内仅见的5面“鎏金错金神兽镜”有3面在鄂州出土。据《三国志·魏书·倭人传》记载: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将此两类铜镜赠送给日本数十面,近年在日本的考古发掘中也有同类铜镜出土,可见鄂州铜镜,早在三国时期,不仅驰名国内,而且已远行域外了。

本文由'宿东慧'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