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戏]
地戏的起源可追朔至原始社会的“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纳神福。“傩戏”则是蜕生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明代大批军队和移民进入贵州,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传的傩戏,尔后,傩戏与贵州地域文化结合,形成了基本保持傩戏网络的“地戏“。
贵阳布依族地戏于农历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其故事内容取材于中国古代征战故事及忠义故事,揉进神话传奇,杂以乡间吉语,集话剧、歌剧、舞剧为一体。剧中女角由男士装扮,饶有情趣。演员面遮青巾,额戴面具,腰围战裙,手执戈矛,戏装瑰丽,造型奇特,色彩神秘,舞姿粗犷,洋溢着古代“军傩的阳刚之勇与沿武精神”。
本文由'金刚凡晴'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文昌节庆
萝卜,中原,青年,村里,军坡节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区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4天的“军坡节”。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也是在海南相传1300多年的乡情民俗。每逢军坡节,人们都要仿制当年冼夫人的百通小令旗,祈求一“令”传下,百事百顺。家家户户还要吃芋头、番薯、葱等,以求得做事稳妥,多子多福,长命百岁。各村还要组织秧歌队、舞狮队,摹仿冼夫人当年的...
2023-05-03 21:15:07 -
乳山渔民号子
豪放,精神,超负荷,节律,渔民号子,在乳山的渔民中,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机械代替了强体力劳动,马达声也代替了这种高昂的渔歌。这是物质文明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记下这曾经的歌谣,给后人留段资料吧。喊号子,各地多称为唱号。领唱的叫领号,是劳动的指挥者;和唱的称为接号,是劳动的参与者。目的是同声导同心,同心凝同力,齐心协力地把劳动任务完成好。劳动号子有小号大号之分,渔民号子大号居多,小号也有。大号有抬船号、拉船号、装网号、拾锚号、摇...
2023-05-03 21:12:25 -
阳泉的剪纸
转向,精神,用于,时代,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从技法上讲,剪纸实际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将这一艺术形式锤炼得日趋完善。形成了以剪刻、镂空为主的多种技法...
2023-05-03 20:52:11 -
琼海“七月半”
时代,维护,自杀,子孙,小时候曾听老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事不遂心,想跳河自杀,但到了河边转念一想:正月春(节)、二月军(坡)、三月清明、四月初八(祭祖日)、五月端阳、六月灶公、七月半、八月中秋、九月重阳、十月祭谷、十一月冬至、十二月除夕,月月有节期,月月有酒喝,死了可惜,于是放弃了轻生念头活了下来。这个故事反映了那个温饱不着的时代,人们活着的理由就是为了吃,同时它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海南民间节日丰富多彩。时下是农历七月,刚过...
2023-05-03 19:23:21 -
大同丧俗
大同,大厦,飞云,如海,古代大同的丧俗,礼仪相当繁琐。一般可以分为小敛、大敛、烧纸、送灯、辞灵、出殡、复三等程序。正如《大同县志》所述:“亲始殁,擗踊哭泣无数,小敛毕,讣于戚友,大功以上皆以麻括发,名曰:散头;家人裂布裹首,三日成服齐哀,以下各服其服,始大敛;殡于中堂,朝夕奠;每饭必祀。是日,亲戚、僚友,悉以楮纸吊慰,名曰:烧纸;是夜,哭讣于城隍庙,名曰:送灯;七日亲友赙奠,名曰:盛函,又曰:开吊;尤必延礼生行家奠;庶民之贫...
2023-05-03 18:57:01 -
单县信仰习俗
精神,崇信,病人,婴儿,建国前普通信仰神灵,供奉天爷、财神、关帝、佛爷、菩萨、土地爷等。迷信鬼魂,人有病说是鬼附身、鬼作怪,夜间走路怕遇恶鬼。信仰灵物,说狐狸是“狐仙”,蛇是神虫,喜鹊、燕子是喜庆飞禽,乌鸦、猫头雁是主不吉。碰到乌鸦叫认为要有倒霉的事,夜里听到猫头鹰叫认为要死人。大树古树,认为有精灵存在。有人在树上披红挂彩,烧香磕头,求药治病。民间把桃枝看成是避邪的灵物。门前不栽桑,房后不栽柳。槐树和石榴树都是多...
2023-05-03 18:53:43 -
运城开锁
对象,宣告,脐带,精神,开锁,是山西民间流传的一种习俗。这风俗,主要流行于山西农村,是给那些年龄已到十二岁的男孩子进行的一种精神启蒙活动。旧社会,开锁的对象一般只限于年龄刚满十二岁的长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大大超出了这一范围。开锁,其目的,是要给那些年至十二岁的男孩子打开智慧的锁链,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幼年的蒙昧中解脱出来,踏进少年的里程,向着聪明才智的方向发展,向着成人成才的方向发展,让十二岁的孩子感到自己已经脱离童年,产生加入...
2023-05-03 18:51:01 -
苗族上刀山
苗族,精神,青年,勇士,苗族上刀山也称“上刀梯”,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刀梯由一根高12米的铁柱,72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和顶端上边3把寒光逼人的钢叉组成。每当赶年场、或是重大的节日,都有勇士表演。表演者身着民族服装,赤脚、光膀,双手抓住银光闪闪、寒气逼人的刀刃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横档刀,领头人在梯顶上吹响海螺,下面的勇士便接踵而上,一个个神态自然,若走平梯。传说:很久以前,苗山出现了一个妖怪,它兴风作...
2023-05-03 18:17:49 -
红色娘子军
中国,运动,红色,万泉,琼海是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策源地。海南革命先驱杨善集,海南工农领袖王文明,领导琼海人民在椰子寨打响琼崖革命每一枪,创建起海南每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1日,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诞生在万泉河边,开始了在中国现代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生活,上演了一出反帝、反封建、保卫苏维埃红色政权英勇、顽强、惨烈的革命武装斗争史剧,轰轰烈烈地奏响了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中最为光彩的一段乐章。反映红色娘子军战斗生活的...
2023-05-03 18:16:39 -
昔日包头乡规民俗
行业,契约,牛桥,网络,包头从乾隆年间形成村落至今已有260余年的历史,形成特有乡规民俗。从乾隆初年至1949年包头居民按籍贯、职业、地域、行业等组成约8个不同类型的“社”。每个“社”都有社规,各“社”的社规虽然各不相同,但却都有道德规范的内容。每一个居民都属于一个“社”或几个"社"。例如居住在昔日包头西阁一带的代州籍皮毛商,他们按籍贯加入...
2023-05-03 17: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