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木垒哈萨克摔跤

  叼羊,是骑手在马背上的激烈对抗和较量。它既是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又是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历来为新疆各兄弟民族所喜爱。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的哈萨克牧民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每逢节日或有喜庆活动,草原上定会举行规模宏大的叼羊比赛。

  叼羊活动多在夏牧场举行,参加这一活动的都是一些剽悍强壮的骑手。这是一项须经过反复争夺才分胜负的运动,是一场力量和马术的较量,胆量和智慧的竞争。它不仅要求骑手具有高超的骑术,过人的膂力,还要有坐骑的协调配合。因此,参加叼羊比赛的骑夫,因而在赛场上才能纵横驰骋,显示出矫健的身手。

  在举行叼羊比赛的时候,主持比赛的人把一只割掉头的山羊放在赛场中间,宣布叼羊开始。率先出场者多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手,只见他扬鞭催动坐骑,飞马上前像老鹰抓小鸡一样,俯身迅速将羊拾到手,用双手抓住羊后腿,紧紧地压在马鞍桥上,严阵以待。旋即便有对方骑手策马冲上前去,双手抓住羊的两条前腿,使劲往回拉。动人心魄的激烈较量便由此展开,只见两匹马搅在一起,时而是前后追逐,时而又转成圆圈。这时骑手并不抓马的缰绳,马的进退全靠两条腿指挥,驾驭技术娴熟,马知人心,人谙马意,配合协调默契,争夺潇洒自如。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有人败下阵来,很快又有人冲了上去,有的刚刚把羊夺到手,转眼之间羊又被别人夺走。这时,叼羊场上的骑手越来越多,几十匹骏马围住叼羊人旋转,几十只马头搅在一起,几十双手伸向羔羊,争夺场面激烈而又惊险。只见一骑手双腿一夹马肚,坐骑一声长嘶,两只前蹄腾空而起,骑手轻舒猿臂,以泰山压顶之势,将羊羔夺到手;未等他转过手去,一骑手从侧面冲了上来,一个鹞子翻身,又把羊夺去;又一骑手略施巧技,来了个山鹰捉鸽,把羊抢在手中,并来了个蹬里藏身,摧马欲走;一骑手又施展奇术,来了个海底捞月,从对方的马肚下夺过羊羔;然而,他还未坐稳鞍桥,羊腿又被另一骑手抓住。两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正在难解难分之际,突然一骑手扬鞭摧马从斜刺里冲了过来,猛力冲开二骑,将羊羔抱在怀中,动作准确、迅速。围观的人们为这一绝招而齐声叫好,就在观众的喝采声中,一名一直在外围窥测动静的老练骑手突然打马而出,似狂风、如雷电、呼啸而至,只听他大喝一声,坐下的剽骑腾空跃起,随着马蹄落地,他已将羊羔抱在了马鞍桥上。骑手们被他这一突如其来的动作惊得目瞪口呆,一个个都勒马静静地观望。等到众骑手醒悟过来时,他已打马冲出了重围。如梦方醒的众骑手紧催坐骑,穷追不舍,但为时已晚,那位老练的骑手已将羊羔送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白胡子老汉的毡房门前。随即,毡房门口又成了欢乐的海洋……. 哈萨克人把叼羊看作是力量的较量、智慧的竞争,同时也看作是祈求幸福的一种仪式。他们认为,这只经过你争我夺的羊羔如丢到了谁家的毡房门口,就意味着给这家人送来了吉祥和幸福。这家的主人不仅要给优胜者和他的骏马披红挂彩,并要宰羊款待参加叼羊的骑手,大家同吃那只羊羔肉,共享幸福与欢乐。这天晚上,这座毡房里弹唱对歌,通宵达旦。传统习惯认为,谁能吃到那只被叼了的羊肉,谁就能交好运,四季平安,合家幸福。所以草原上举行叼羊比赛时,围观的人很多,既争睹获胜者的英姿风采,也希望得到幸福和吉祥。

  近年来,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在民间传统叼羊的基础上,按照现代体育比赛的要求,创造了一套叼羊比赛的新规则。传统习俗和现代竞技巧妙地结合起来,使这一古老的马上运动又增添了青春的魅力。

本文由'秋香少女'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