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布依族建筑风俗
解放前,以耕种水稻为主的布依族人民,就其所分布的区域和住居的村寨,大多喜在坝河谷或依山傍水之处,故素有布依水乡或水乡布依的美称。其中有一部分也正因为祖辈以来都居住和生活在水边,故也被称水族或水户。分布在罗平和富源一带的布依族喜聚族而居,每个村寨少的十几户几十户,多则可达数百户;同村寨的成员大都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因而一个村寨或一片地区往往都是出自同姓或同家。过去,布依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封建家长制的父系小家庭,家长享有支配全家经济和决定全家事务的权力。家庭组成的形式多为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也有三、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普遍低于男子。由于儿子长大成亲后多与父母分居另盖新屋,年老父母通常都随幼子一起生活。按照不同的分布地区,布依族的住房形式有好几种。一般以两层的楼房居多,但也有双斜面顶的草房或瓦房,半楼房和平房。罗平县八达柯今天的少数村寨仍保留了过去布依族三层楼房的建筑形式,即底层饲养牲畜,中层住人,上层存放东西。半楼房多是依山势的斜坡修建,有的后半部为平房,前半部则是楼居;有的则是右半部系平房,左半部为楼房。有的地区还保留了在住房南面或前后侧面用当地特产的风尾竹铺建供凉晒作物或衣服的阳台,与傣族地区很相似。建筑材料各地均就近取材,普遍多利用当地所产的茅草、竹子、杉木和松木建盖。牛街公社以洪、以德大队的布依住宅,则又多取用河边的天然砂石削切为长方形的大块石砖垒墙,既省工节料又美观适用。解放前,大多数布依族劳动人民多住简陋的茅草房,只有极少数富裕人家盖瓦屋。解放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人民几乎都建了新瓦房,饲养牲畜的畜圈也改建在住房附近,改变了人畜杂居的不卫生的状况。
这一带布依族住房的正堂屋内,普遍都设有挂壁式或香案形的神龛,也喜欢仿照汉族供奉天地君亲师神位和祖家牌位。房屋两厢分隔成灶房、寝室或客房等。不论是平房成楼房均喜欢在室内设火塘,主要作烤火之用。
本文由'宾半莲'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