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服饰
清末,官员和有功名者,参与公事或在其他必要场合,皆按朝廷规定着装。士绅及富户衣质多丝绸。男子在家穿对襟便褂,外出着长衫,戴帽垫,冬季穿丝棉或羊、狐皮长袍,上套坎肩或马褂,戴风帽,脚穿白布袜、黑色双脸鞋或靴。女子上衣统右掩襟,年长者袖长及指,下摆过臀,色尚青、蓝。姑娘、少妇上衣下摆仅及腰,袖不掩腕,色尚红、绿、花,有的上衣下摆和裤脚镶花边,称“腰镶”。还有的把花边镶在膝盖处。外出或迎宾罩四扇长裙。脚穿木底鞋或靴。均大档裤。婚者发型一般梳纂,未婚者辫一支长辫。中、贫之家,多穿手工土棉布,一般男袍女褂,皆右掩襟,大档裤,扎腿。因无钱染布,用槐花、石榴叶、湾泥沤染,颜色黄灰。男穿黑双脸鞋或浅鞋,女穿尖鞋或靴。冬季男子一般穿小棉袄或长袍,均扎包束腰,头戴毡帽或三大扇帽。
1912年后,废清官服,男剪发辫,女倡天足。但民间服饰较长一段时间仍沿清俗。20年代起,官绅中男着中山装,女穿旗袍者日多,质料细布、丝绸、呢不一。劳动者男穿对襟褂,女穿掩襟衣,多粗布,宽裤脚扎腿,圆口鞋或浅鞋。
50年代,群众衣着质料一色细布。老年人、女子穿大襟褂,男穿对襟褂,均大档裤。中、青年男穿中山服、国防服、学生服,冬季外罩小大衣,留分头,戴解放帽或三大扇帽,脚穿球鞋或高腰棉鞋。女干部、工人多穿列宁服,剪齐耳短发。农村姑娘、少妇多穿蓝色或花格对襟上衣,梳两条发辫,戴花发卡。穿花宽腿裤,棉织袜,方口或圆口鞋。
60年代不论男女都留短发,都穿国防服,颜色只有黄、灰、青三种。脚穿解放鞋。70年代末,细棉布逐渐被涤纶代替。80年代,男穿国防服、西装、学生服或中山装,女穿对襟上衣、小档裤。少数穿“击剑服”、“港衫”、筒裤,冬季外罩大衣,部分穿“面包服”或“羽绒服”,穿皮鞋或旅游鞋。女子一般上衣穿翻领或大翻领对襟褂,下着筒裤。冬季农村穿毛衣、棉衣者较普遍,城区则多穿羽绒服,外出罩大衣或呢外套,脚穿半高跟鞋、高腰棉鞋或皮靴。
90年代,舒适方便的休闲服逐渐开始领导服装新潮流。春夏秋季男士普遍扎外腰,衣料的质地受到重视,纯棉制品受到普遍青睐。热了穿丝、麻、棉料“t恤”,冷了内穿毛、棉内衣,外罩皮衣或面包服,既讲究美观,更注重舒适。除了个别老年人,戴帽者已少见。染发成为时尚:老年人染黑发;青年男女染红发或黄发的较多,个别的染出多种颜色或花样。
进入21世纪后,着装开始重品牌、讲款式,“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成为一种新时尚。
本文由'乐意小仙女'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