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古拉苏节
“娘古拉苏”是藏语的音译,意为“娘域(尼洋河流域)人的迎神节”,“拉苏”即“迎神”。
娘古拉苏节是苯教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每逢藏历马年8月10日,林芝县卡色母、尼赤、达则、孜普等村的群众和前来朝拜的信教群众在卡色母村举行宗教活动,内容包括祭神、跳神、跳民间"博"舞、跳牦牛舞等,主要是为了驱魔镇邪,庆祝丰收、祈祷风调雨顺。迎神节一般持续两三天。
本文由'哀妙意'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纳木错转湖节
湖边,湖中,知识,藏历,纳木错转湖节很久以前就被藏民族列为传统活动。纳木错周围庙宇林立、香火旺盛,许多高僧在这里弘扬佛道,直到现在仍有噶举派僧人在湖边或湖心岛闭关修行。每逢羊年虔诚的佛教徒纷纷前来转湖朝佛,这时湖边的恰催寺、扎西切寺、古穹寺、多加寺等,为祭祀圣地,热闹非凡。信徒们转湖时,把各种供品投入湖中,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纳木错是身、语、意之圣地,也是圣地中之最殊胜者。修行者绕湖而行,便可修得无量的功德和渊博的知识。每年的藏历四...
2023-04-18 04:23:49 -
苯日神山拜鹰节
据传,日神,藏历,这一,苯日神山,据传是苯教祖师顿巴·辛绕米沃切的修行地,是苯教的圣地。每年藏历四月三十日的拜鹰节便是苯教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传六百多年前,一名叫多增热巴珠色的苯教喇嘛为拯救苯日山上的色迦更钦寺,呕心沥血,废寝忘食,临终后在每年的藏历四月三十日都会化成100只大鹰,绕寺三圈,不舍而去。此后每逢这一天,居住在苯日神山四周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将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色迦更钦寺,跳起欢快的“...
2023-04-18 03:23:21 -
类乌齐仲确节
类乌齐,解释,交易,藏语,仲确节是类乌齐一带最悠久的传统节日,按藏语解释,为“修行仪轨节”,在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举行,相传是为纪念噶举派高僧乌金贡布主持修建了达垅噶举派主寺“查杰玛”(光彩耀目之意)大殿。据说谁要是能在“仲确节”期间拜佛许愿,则做买卖就能如愿以偿。如今,仲确节已演变成既有宗教仪式,又有物资交易和艺人表演的综合性节日,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物资交易节。...
2023-04-18 01:12:17 -
日喀则藏历年
日喀则市,昌都,年在,藏历,同世界上众多民族一样,庆贺新年的期盼是日喀则人最浓重、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日喀则最具魅力、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就是藏历新年了。各地区欢庆藏历新年的活动大致相似,但也各有风采,不尽相同,折射出不同地域因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生产方式、外部交往的差异而造成的心理活动、审美情趣及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由于西藏地域辽阔,指导农牧民耕作生息的历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日喀则的藏历新年与拉萨、昌都等地的藏历年并不是同一天,即拉萨把藏历...
2023-04-17 21:44:55 -
工布新年
预测,林芝,藏历,这一,每年藏历10月1日是工布年的初一。传说在很早以前,工布地区遭受外敌入侵,工布人组织军队相抗衡,临出发时正值九月,当地百姓考虑到这些可能一去不返的将士们过不上新年,便将新年提前到了十月一日,并由此成为习俗延续。工布新年的地方特色很浓厚,一般分“驱鬼”、“请狗赴宴”、“吃结达”(一种面制品)、“背水”和“祭丰收...
2023-04-17 19:43:13 -
藏历新年的一些风俗习惯
糌粑,人参果,酥油,青稞酒,藏历年即草民藏民节,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穿拉萨的中年妇女,在过年的日子里,外面爱穿一件无袖长袍,罩着里面的皮袍,领口、袖头则翻出里面天蓝、紫色等素色衬衫。腰上围一条彩虹般的“帮典”,脚上蹬一双自家做的高腰氆氇镶呢藏靴(松巴拉姆)。头上戴着红珊瑚做的“巴珠”、耳环、戒指、“口乌”,全副“武装”,煞是好看。老年妇女不戴首饰,却要穿上大红的衬衣。不论中...
2023-04-17 05:18:42 -
藏帽
日照,汉地,藏语,帽顶,由于西藏日照强,气候多变,还有风沙大的缘故,西藏群众都比较喜欢戴顶帽子。又根据不同的身分、性别和地区,戴不同形式的帽子,所以西藏的帽子种类繁多,式样各异。这里只介绍一种最常见,藏语称之“霞冒加赛”。“霞冒”即帽子之意,“加”是汉、汉地,“赛”是丝的借音。总的意思是“汉地金丝帽”。这种帽子里子用毡帽坯,帽顶复以金丝缎,边沿镶以丝带,帽沿有四,前后沿大,左右沿小,帽沿上缝以毛皮。因其质地优良,保暖性能好,所以男女均喜...
2023-04-17 02:11:35 -
吉祥天母节
藏语,天母,哈达,释迦牟尼,吉祥天母节,藏语称“白拉日卓”。每年藏历十月十五日,由木如寺全体僧众向拉萨大昭寺的护法王尊吉祥天女举行隆重的例行年祭。僧众于十四日晚上迎请天母像至释迦牟尼佛殿,与释迦牟尼佛对坐。十五日一早,旭日东升之时,僧众用头顶着天母像来到八角街,众多善男信女向天母像警献哈达,在举行一系列的降神活动后,重返大昭寺,天素养像迎坐在原来的宝座上。妇女们对这个节日尤为感兴趣,称其为“仙女节”,她们在这一天要刻意打扮,并到天母像前...
2023-04-16 21:27:53 -
藏历年(藏族)
卫生,扒肉,青年,血肠,草地藏民节,有的称为藏历年,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节日前,每家每户都要打扫卫生,并按照当地藏族人民的习惯,在太阳快要下山时,将污水、脑物一律往西边倒掉,表示让一切不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东西随日落而消失。然后各家酿青棵酒、做油饼、奶饼,准备血肠、肉肠、鲜奶子和手扒肉等节日食品。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的女主人必须在天刚朦朦亮起床,带上水桶到河边、井池背水、背口来的...
2023-04-16 19:50:53 -
西藏服饰
甘孜,珊瑚,阿坝,藏语,阿龙藏族传统首饰。藏语音译,意为耳环。多为银制,直径3寸为男子所戴的一种大耳环。环的前面镶有珊瑚及绿松石,后面有钩,戴时挂在耳上。甘孜、阿坝一带藏族男子习惯戴一大一小两个耳环,大耳环戴于右耳。氆氇袍藏族传统装饰,一种宽大的长袍。多用名叫氆氇的手工纺制成羊毛毪子、毛料及布料制成。形制多为大领或圆领,右开襟,设一扣或无扣,衣边或领口多镶彩布或豹皮等。腰刀藏族传统佩饰。因常挂于腰间而得名。分长、短两种:长的2尺...
2023-04-16 1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