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节气介绍
惊蛰节气介绍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
惊蛰(jīng zh),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
惊蛰图示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u)时雨,始雷发东隅(y),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互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本文由'曲凯'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