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安溪虎邱镇罗岩村单打独斗“戏火”人 炭焙乌龙味美妙

闽南网6月10日讯 茶为君,火为臣。在制作传统安溪铁观音的过程中,烘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工业时代的来临,改变了制茶师傅们焙茶的工具,不再用木炭焙火,而选用电焙炉。

传统的魅力,在于坚持。在黄金桂的发源地——安溪虎邱镇罗岩村,有这么一位年过半百的制茶师傅,依旧保留着亲手用木炭炭焙铁观音、黄金桂的好手艺。

林振文:单打独斗“戏火”人

林振文:单打独斗“戏火”人

  喜悦鲜美

炭焙乌龙味美妙

炭焙茶,是在传统半发酵的铁观音茶基础上,用木炭再次进行焙火。闽南素有漂洋过海的传统,当时缺医少药,先民一般都会携带观音老茶出海——目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地华人,依然保持饮用焙火观音和老茶的传统。

林振文师傅,年近半百,却依旧健壮,毕竟是暑天,焙茶室温度高,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滴落,见到记者,他一忙完手头的活儿,便到仓库拿出一捧茶叶,丢进白瓷杯,一冲滚烫开水悬壶而下,茶汤泛起晶莹的泡沫。他笑着说:“这茶比你年纪还大呢。”原来,这是一泡1985年的黄金桂,焙过火的陈年乌龙汤色明亮,几近褐红的琥珀色,灯光下比葡萄红更迷人,滋味甘润生津,喝起来有股仙草味儿。

林振文喜欢把茶叶当作人来对待:“老茶焙火焙得好,只要一次就够了,不需要每年都焙,不仅容易炭化,还容易把茶烧‘死’。有人愿意出每斤3500元的价格来买这茶,我不愿意卖,数量不多咯,只剩下10多斤,自己喝都不够呢。”

有人说,焙茶手艺到了家,一年银子不愁花。林振文是朴实的茶农,不懂宣传,卖的就是手艺活儿,不会标天价,每斤纯手工的炭焙茶500元起。焙茶的手艺从爷爷辈便流传下来,尽管居住在安溪的小村落里,但还是常有北京、厦门、泉州等地的茶商找到他,希望请他帮忙焙茶。

  鼻闻手摸

六成火候尽在掌握

林振文说,从前的人只把铁观音、黄金桂等安溪茶分为“清茶”和“熟茶”。熟茶,便是现在的浓香型,用柴火细火慢焙,这可是个功夫活儿。

近些年,安溪县政府为了保护生态,已经明文禁止砍伐树木,林振文便从外地运回来龙眼木或荔枝木,并烧好山芼灰覆盖在烧透的木炭上,每个焙笼里装上4斤茶,焙1斤茶叶要5斤木炭,一共10个焙笼,每过2~3小时,就要给茶叶翻动一次,并拨弄山芼灰来控制炉内温度,这一笼茶下来就要30多个小时,有时候连觉都没得睡。

炭焙茶产量少,成本又高,是电焙茶的5倍有余,30多个小时日夜难寐,仅能出产40斤不到的茶叶。光能吃苦还不够,还要懂技术。厉害的焙茶师傅全凭经验,在没有温度计的情况下,用鼻子闻,用手摸,就能判断茶叶中的“水”和“青”跑出去了没有。

客人们会对熟茶有要求,林振文这么多年的经验下来,发现六成火的茶最对茶客们胃口,火候再高,香气就会显得不足,低了则泡出来的茶容易跑出青味。

没有助手,一人烧柴点火,一人用手感知茶叶在焙笼里的生命。每每这个时候,林振文就是个单打独斗的“戏火”人。

而今用木炭焙茶的人已经不多了,林振文的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学,这门手艺又需口传心授,他也担心未来这一技艺失传了怎么办。“我愿意把这功夫教给别人,如果有人想来当徒弟,不收学费,愿意帮忙做事就好。”(海都记者 赵晶)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