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爱国志士:闽南英雄黄道周
“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对黄道周一生的概括。如今,黄道周在漳浦及福建地区有着崇高的地位,纪念他的祠堂、学校和庙宇遍地都是,有福州的“闵忠祠”、漳浦的“报忠祠”、厦门的“忠烈祠”、东山的“黄道周纪念馆”,还有东山的“石斋中学”、漳浦的“道周中学”,及在台湾台北、宜兰、淡水也建有纪念黄道周的“黄府将军庙”。黄道周像是一坛陈年的酒,随着时间的久远,越觉得醇香。
人物档案
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平(或幼玄),号石斋,明福建漳浦县东山岛人(今东山县),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儒学大师、书法大家。他一生勤于笔耕,著述宏富,以文章风节名高天下,其著作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份珍贵的遗产。现存著述有《易》类十三种、《尚书》类四种、《诗经》类五种、《周礼》类一种、《礼记》类九种等,共约140余万字。明天启年间,黄道周中进士,崇祯时期的右中允,南明弘光时期的礼部尚书,隆武小朝廷的兵部、礼部尚书,他为挽救明朝政权,宁死不屈,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在南京被清军所杀。死后100年,清朝的乾隆皇帝给了他极高的评价,说他“立朝守正,风节凛然,其奏议慷慨极言,忠议溢於简牍;卒之以身殉国,不愧一代完人。”明代的文学家徐霞客对他的评价更高,说他“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素有“闽海才子”之美誉。清代学者蓝鼎元评价他:“旷世伟人,全闽师表。”
近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对黄道周学术的研究和交流非常活跃,以“黄圣人”后裔为荣的台湾黄姓宗亲,怀着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乘飞机或踏波浪,纷纷从海峡彼岸赴东山岛黄道周故里、漳浦黄道周讲学处等地寻根谒祖,缅怀先贤,追寻先贤的遗迹。日前,有一个台胞旅行团到北京后,特意安排出一个行程,千里迢迢,赶到漳浦,旅行团的台胞黄女士谒黄道周故里,在深井村拜会了黄氏宗亲后,激动地说:“我在台湾已80余岁高龄的父亲,说我们是黄圣人的后裔,一定要设法找到道周纪念馆,并替他表达心中的思念。”她又在纪念馆前留影,要把珍贵的照片带回台湾,以圆在台湾老父亲寻根的“梦”。
操守严峻的理学家
黄道周纪念馆坐落在漳浦县东郊的石斋村,原是他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修建的一座四合院式堂屋,名为“明诚堂”,既是住所,又是向弟子讲述《明诚》二十六章的教室。馆内保存着他的手书横匾“东皋书舍”、“明诚堂”及对联等,天井中放置黄道周制作的天文图(天地盘),是他研究天象、演绎《易经》和讲授天文学时用的仪器,可谓黄道周一生易学思想的精髓,盘面刻一万多个小方格和八个同心圆,但其中之奥秘几百年来未能详解,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不解之谜。直至最近,这一今古奇观方才被我国著名天文学家、考古学家伊世同教授得以考释。
纪念馆展出了黄道周凄凉多难而悲壮的一生。他是一位操守严峻的理学家,少年读书时,就正襟危坐,目不斜视;14岁时远离家乡,到广东博罗县韩日瓒家中求学,读尽了他家所有藏书,有“少年神童”之称。23岁时,他考取漳浦县秀才第一名,28岁时,考取福建省举人第七名,38岁时他考取进士。从38岁进入仕途到62岁被清军所杀,他的官籍长达22年,一生清廉,贪污收贿、腐化堕落和他从不沾边。据说他在朝中为官,而他的母亲一直在家乡——福建东山岛光脚种田,终年不穿鞋,是一个终年在水田里劳作的农民。
他的操守高尚,自持力极强。明朝晚期,社会世风日下,文人与官员以嫖妓为时尚,娶年轻美貌、能歌善舞的名妓为乐,当时的社会名流,如侯朝宗、冒辟疆、钱谦益、吴梅村等无不如此,而他不为声色所动,以“眼中有妓、心中无妓”自居。
忘我为人的教育者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25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38岁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
黄道周讲堂的宗旨是“严于律己,忘我为人”八字。他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在漳浦东皋书舍,黄道周一面进行讲学活动,一面闭门著书立说。他在门口旁边挖一小洞,只有请教学业的人才能进去。他告诫门生说:“一个人如近于势利,就必须避着他。古人读书,入山必入深山,入林必入密林,还不但是闭门呢!”由于他学贯古今,远近学者慕名前来就学的往往达到1000多人。黄道周平时提倡忠孝,他的言行感动了许多门生,他们以老师为学习的榜样。在他的爱国精神感召下,有的甚至在他临刑时自愿从难。
黄道周一生勤于著述,钻研儒学,成书几十种,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他能书尚画,书法自成一体,影响很大。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现存著述有《易》类十三种、《尚书》类四种、《诗经》类五种、《周礼》类一种、《礼记》类九种等,共约140余万字。
抗清爱国志士
黄道周不但是明末著名学者,而且还是一名抗清爱国志士。他一生与明末腐朽顽固势力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并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壮烈牺牲。他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民族尽忠、拯救国家危亡的崇高抱负,至今仍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兵入关,北京陷落,崇祯皇朝覆亡。60岁的黄道周北望中原,忧心如焚。不久,凤阳总督马士英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弘光小朝廷,偏安江左。黄道周奉召入京,任礼部尚书。他报国心切,上任后立即陈述自己收复失地的七条办法,矢志力挽狂澜。但在这民族危亡的严重时刻,福王又极为昏庸,以马士英为首的贵族宦党官僚,仍极力争权夺利,排斥异己。没有多久,福王小朝廷即为清军消灭。黄道周看到昏庸无能为汉奸所摆布的统治者,不能组织各种抗清力量以挽救危亡。南明朝野降的降、逃的逃,一片残破局面。于是他上疏给浙江的潞王,请召刘宗周、姜曰广诸人,以收拾人心,并要求唐王朱聿键准他领兵北上抗清,以期收复疆土,实现自己的素志。
1645年7月21日,黄道周在福州校场举行誓师,揭出抗清义旗。八闽父老纷纷送子弟前来参加义军。誓师后,黄道周率门生蔡春容、赖继谨、赵士超等和子弟兵约1000人左右,向信州进发。他一路招募志士,筹措粮饷。由于抗清事业深得民心,他在延平募得志士陈雄飞、应士鍈等人,至建宁募得志士高万荣、应天祥等人。漳州张天维、莆田林尧佐等人,也先后带领所招募的士兵赶来参加。沿途许多农民听到道周出师抗清,纷纷“荷锄从之”。他们没有武器,就拿着农具、木棍,参加队伍,这就是人们所谓“扁担兵”。在建阳,道周把队伍编为十二营,每营384人。队伍进行几次操练后,就北上准备与清军作战。不久,道周队伍到达信州(今江西上饶)、徽州(今安徽歙县)。这时的徽州,经过清军掳掠,已残破一空,但抗清是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所以一经道周发动,便“老幼咸集,壮者不召自归”。这时,信州詹兆恒、金华郑守书、常山吕继望、东乡张受禄等,也都率领所招募的队伍前来汇合,一时竟成为将达万人的抗清大军,军声为之一振。
1645年10月,黄道周把队伍分成三路去抗击清军。一路出抚州(今江西抚州),一路出婺源(今江西婺源),一路出休宁(今安徽休宁)。义军首战取得胜利,打下了清军的骄横气焰;接着又大败叛军张天禄,攻占信州城。信州百姓夹道欢呼,担来酒浆慰劳义军。但由于以寡敌众,各路队伍又没有很好配合;婺源、九都、抚州等战役,都遭受失败,伤亡惨重。而婺源、抚州两路的失败,使情况迅速恶化。道周只得一面向唐王请求援兵,一面召集部下共商对策,他说:“与其坐而溃败,无以报朝廷,不如一战决也。”12月6日,道周便和将士及乡勇千余人,奋勇前进,誓与敌人决一死战。他勉励大家不要辜负八闽父老的重托,要抱定“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誓与清军血战到底!至婺源明堂里时,义军被清军重重包围。后因寡不敌众,道周不幸战败被俘。
1646年农历三月五日,黄道周慷慨就义于江宁明孝陵附近的东华门,年62岁。临死前,他拼写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这一天,江宁百姓以无比悲痛的心情面向紫金山,拜祭黄道周的英灵。他的挚友、门生陆自严用千金换得黄道周的遗体,密葬于金陵。数年后归葬福建漳浦。唐王令地方官立庙纪念,在故乡漳浦的叫报忠庙,在福州的叫悯忠庙。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