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义诊40多年老中医叶永明想出书总结祖传医术
替人看病开方,一分钱都不要;义诊40多年,医德医术有口皆碑……他就是年近八旬的老中医叶永明,曾为抗“非典”献配方。现在,他想出书总结祖传的医学知识,留给后人济世救民。
叶永明和他珍藏多年的草药标本。
从小自学医术制作近40种中草药标本
叶永明家在诗山镇,一座百年的老房子显得有点昏暗,客厅中间摆着3张桌子,有2张放满了书,有《本草纲目》、中草药手册等,边上的一些箱子里放着24本剪报集册和1本中草药标本,记者翻开发现,每本剪报封面都写明主题内容及创册时间,涉及卫生科学知识、癌症知识、益寿文摘等6大主题。
“初中时就开始自学医术,不懂的就问我父亲。”叶永明说,父亲是老中医,受其影响,他从小热爱中医药学,屋内有上千本跟医学有关的书。由于小时候国内医疗水平有限,很多疾病都无法治愈。所以,叶永明对防癌抗癌、益寿延年的研究更感兴趣,经常将一些有关文献剪下来,保存起来。
“刚学,很多草药的作用不是很清楚。”1956年,叶永明被安排到诗山供销社,恰好负责西药批发部零售工作。因工作需要,常有一些人送来一些草药、药品。出于对医学的兴趣,叶永明便萌发制作中草药标本的想法。
此后,叶永明收集了一些难记的中草药,应用高中学过的生物知识制成标本,并注上名称、科目、性能、主治功能。现在,叶永明一闲下来就会拿出来看看,“一共收集了近40种的中草药标本”。
“这些标本现在只有纪念意义了。”叶永明说,大部分草药特征他都已烂熟于心。
看病40余载不收钱有时还会免费送药
采访中,一名年轻小伙走了进来。“喝了几帖中药有没有感觉好点?”寒暄几句后,叶永明开始询问小伙身体状况。
“已经不再咳嗽、胸痛了,但气还不是很顺。”在老人的示意下,小伙熟练地将右手放在枕垫上。
小伙叫小梁,27岁,诗山凤坡村人。这次是他第100多次上门求诊了。“4年前,我因免疫力低下浑身是病,到泉州各大医院求诊。没想到,花了两三万元没起到任何效果。”小梁说,后来,他经人介绍找到了叶永明。
“4年了,叶老先生没收过我一分钱。”小梁说,他身体抵抗能力较低,三天两头就要看医生。如果都去医院就诊,4年下来少说也得花上10多万元,出身普通家庭的他根本负担不起。
邻居叶女士说,叶永明不管帮谁看病,看什么病,一律免费,“老先生不仅医术极佳,医德更是有口皆碑”。
叶永明回忆,高中毕业后,他便就职于诗山供销社,一开始,工作内容与医术并无关联,直到1970年,叶永明才被下放到金淘占石村当农村医生。由于自学经验丰富加上父亲教导,叶永明很快受到当地村民喜爱,村民有什么小毛病都找他。
做了3年乡村医师后,叶永明回到诗山供销社工作。出于对医学的热爱,他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免费帮群众看病。
“学医先学德,药有君臣千变化,医无贫富一般心。”看病中,叶永明一直牢记父亲的教导,坚持义诊40多年,有时还免费送药。
渐渐地,叶永明义诊的事迹传开了,来自南安、安溪、永春的病人纷纷前来求诊。
曾为抗“非典”献配方欲将祖传医学编成书
求诊病人一多,遇到的疑难杂症也就多了。叶永明说,他平时有空都会遍寻医书,力图攻克这些“难题”。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003年“非典”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向全国各地老中医征集良方。叶永明得知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献上一配方,“那配方是根据我几十年的医学经验配制而成的,没想到被录用了”。
记者在叶永明珍藏多年的文件材料中找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3年5月20日发来的回函:“对你所献药方和建议,我们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您所献的处方已录入‘非典’防治处方库,供今后研究使用……对您这种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表示感谢!”
对于叶永明来说,医学是他一生的挚爱,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着。除了非典配方,叶永明还利用中医药治疗一些西药无法顺利治愈的疾病,如耳病性眩晕、小儿夏季热以及一些妇科杂症。
“先祖医学世家10代相继,家中祖传很多医药学知识。”义诊40多年,叶永明准备将祖传的医药学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总结起来,汇集成一本《怀德堂验方新编》,更好地为下一代济世救民。(记者 傅梅香 林梅治 实习生 李想 文/图)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