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今日最新中国茶文化历史有多长(中国茶文化历史)

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中国茶文化历史有多长,中国茶文化历史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茶的发现人、饮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2、”  5000多年前的神农也称“神农氏”,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也是中国医药的发明者。

3、  茶的起源地点: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

4、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利用和人工栽培茶树最早;最早加工茶叶;茶类最为丰富的国家。

5、中国被誉为茶的祖国和茶文化的发源地。

6、  茶的起源时间:茶树在地球上存在约有100万年的历史。

7、人们发现和利用茶始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迄今5000-6000年历史。

8、  中国人的祖先饮茶经历了四个过程:  生吃药用、  2、熟吃当菜、  3、烹煮饮用、  4、冲泡品饮  古人最早利用茶的方式是口嚼生食,后来便以为火生煮羹饮,就象人们今天煮菜场一样,那时的人们只把茶作为羹汤来饮用,或以茶作菜来食用。

9、  对中国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多的是一种清静、静心的精神象征。

10、历经千年,茶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

11、茶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象征之一。

12、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茶的发现及饮用,证实了茶的兴奋、醒脑功能以及各种健身作用。

13、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14、久而久之,茶便被人们引入精神文化活动之中,引伸出茶道、茶礼、茶德、茶艺、茶宴、茶禅之类的概念与形式。

15、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

16、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

17、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18、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为儒家之道、可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为禅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异。

19、一般来说,茶道中所修之道为综合各家之道。

20、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养生、怡情、修性、证道。

21、证道是修道的理想结果,是茶道的终极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2、证道则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极高明而道中庸,无为而无不为。

23、  “茶道”一词的原创来自于中国,并不断有所发展。

24、首次提出“茶道”概念的是比“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的茶圣陆羽年长十几岁并精于茶事的诗僧皎然。

25、他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有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26、”诗人谈及饮剡溪茶的感受,第一饮可“涤昏寐”,第二饮“清我神”,第三饮便达到“得道”的境界。

27、最后在诗尾提出了“茶道”一词,这是富有哲理内蕴的词,与现代茶文化界对“茶道”的界定颇为相通。

28、  皎然之后,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也提到“茶道”一词,在晋代以后,茶成为日常饮料,文人雅士在品饮中感受到茶叶超出物质外的精神品性。

29、如杜育《荈赋》的“调神和内”指出饮茶调节精神,和谐内心的功能。

30、《晋书•桓温传》记“温性俭”,《晋中兴书》记陆纳事,《南齐书•武帝本纪》的以茶为祭,并且“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都体现出社会对以茶示俭的共识。

31、这些,正是茶道思想萌芽的基础。

32、  民间素有“陆卢遗风”之说,而与陆羽并称的诗人卢仝,同样在他的诗篇中涉及茶道精神。

33、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生动地描绘了饮茶的七个层次:“一碗入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34、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35、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36、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37、七碗吃不得,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38、”诗作虽然是具有夸张色彩的文学语言,却与皎然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9、  其实,“茶道思想”并非仅仅对“茶道”一词的解释,而是从哲理的层面,从精神的世界,来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概括。

40、与陆羽生活在相近时期的裴汶,在《茶述》的序言中对茶的功效进行了论述:“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

41、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

42、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

43、烹之鼎水,和以虎形,人人服之,永永不厌。

44、得之则安,不得则病。

45、”裴汶所说的“其性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大多偏重于饮茶的精神作用和社会功能,与皎然的“再饮”“三饮”大体相近,均属于今天所谓“茶道”范畴,只是把这些功用作为并列关系排比。

46、而在晚唐时期,刘贞亮更从理性角度对茶道精神进行概括,称之为“茶德”。

47、在《茶十德》一文中,他将茶叶功效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48、”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行道”都属于茶道精神范畴。

49、这里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美化人生和育化社会。

50、饮茶的功德之一,就是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

51、这是以理性的思辨和简洁的语言将茶道功能提升到社会风习的最高层次,确为唐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

52、  对于“茶道精神”的推崇,一直显现在中国各类典籍的字里行间。

53、北宋吴淑的《茶赋》,铺陈讲述了诸多名茶及茶的典故,渲染了茶的功效,在行文流畅、语句优美之中;明代周履靖仿效西晋刘伶的《酒德颂》而写《茶德颂》,写嗜茗之趣,颂茶德之功;同为明代的吴从先也写有《茶德颂》,则又是另有深味…  中国文人真正接近于揭示茶道实质的是明末清初的杜浚。

54、他曾在《茶喜》一诗的序言中指出:  夫予论茶四妙:曰湛、曰幽、曰灵、曰远。

55、用以澡吾根器,美吾智意,改吾闻见,导吾杳冥。

56、  茶之“四妙”,指品茶艺术具有四个美妙的特性。

57、“湛:’指深湛、清湛;“幽”指幽静、幽深;“灵”指灵性、灵透;“远”指深远、悠远。

58、这四者是品茶意境的不同层面,是对茶道精神的一种概括。

59、所谓“澡吾根器”,是说品茶可以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更高尚。

60、“美吾智意”,是说可以使自己的学识更完美。

61、“改吾闻见”,是说可以开阔和提高视野。

62、“导吾杳冥”,则是彻悟人生真谛进入空灵的仙境。

63、这正是饮茶的精神世界和社会功能,是茶人们所追求的目标。

64、可以说,杜浚实际上已经给中国茶道作了很好的总结,揭示出中国茶道的实质。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有所帮助。

本文由'夏山柳'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