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激流勇退的意思(激流勇退)

激流勇退的意思,激流勇退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个人在获取成功时,要有再接再厉的斗志和勇气并不困难,难的是当他功成名就,显赫一时之时,从意气风发中清醒、自愿地隐退下来,从辉煌趋于平淡的那股勇气。

2、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不仅是指忍受磨难,忍受诽谤,忍受疲乏,更是指需能忍奢侈,能忍功名、权势的诱惑。

3、能功成名就者肯定都是聪明人,但能激流勇退者却不仅仅是人聪明就能做到的。

4、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5、”激流勇退,放弃的只是一些名利等身外之物,于人于己皆无损,而得到的却是超然人品,自然之心,于人于己皆有益,何乐而不为。

6、追求功名也好,功成身退也罢,在别人眼中无非只是一种形式,对自己而言,一切外在的形式皆由心生,正如一个人有了肚饿的念头,才会去吃饭充饥,有了身冷的念头,才会去添衣御寒一样。

7、激流勇退不是一时之冲动,更非沽名钓誉之举,它所依赖的是轻权势之念,淡利欲之心。

8、须知:一时一事易,时时事事难。

9、更何况需在功成行满之时,得意正盛之机超然物外?“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起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高手工夫。

10、”古人早已将把握时机、当机立断之举讲得明明白白,聪明人何需重锤敲打?激流勇退不是要求你在人生的顺境,事业的巅峰之时抛弃一切,退隐山林,它所看重的只是一种心境,一种不为物欲蒙蔽,不为名利诱惑的淡泊心境,它所需要的只是时时警惕,时时自省的清醒头脑而已。

11、激流勇退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

12、“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触藩之祸。

13、”此语出自《周易·大壮》,讲的是一只公羊因看见一道竹篱笆,就自恃自己有坚硬的犄角,便以角撞篱笆,想显示一番,可惜竹篱完好无损,公羊的犄角却被撞伤了,不服气的公羊仍不死心,又向篱笆撞去,这次的结果是被篱笆夹住犄角,进退不得,只好无可奈何地在那里叫唤。

14、这虽是一则寓言,可现实之中的人的行为与其何等相似!我们在笑那只羊愚蠢的同时是否也应该回头想想自己,检视一下自己?能做到激流勇退者确也不少,如范蠡(即后来有名的陶朱公)、陶渊明、李贽等并未因功成身退而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他们凭着那一股野鹤轻风般的超然之气成为世代流传的美谈。

15、张良原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大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熟悉兵法,一生以谋略见长,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

16、若没有他,刘邦能否建立汉朝也得打上问号。

17、是他设计攻占秦国首都咸阳;是他设计帮助刘邦逃脱鸿门宴上的杀身之祸;是他英明决断火烧栈道,及时阻止了刘邦准备封赏六国后代的计划;也是他力排众议,在楚汉议和后彻底消灭了项羽;还是他帮助刘邦在得天下后镇抚各将士,建都长安,稳固了汉朝的江山社稷。

18、可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却没有居功自傲,不仅拒绝了封赏给他的三万户领地,还身体力行了老子所讲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不倚仗功劳让自己成为显赫家族,而是闭门不出,潜心学道,以引退的方式来表明他的人生哲学。

19、那么,张良此举是否就是在逃避人生呢?答案是否定的。

20、从他晚年为使汉朝免于宫廷内战,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帮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皓”的事例中即可见其是以一种更超然的方式来参与朝中大事的。

21、这位早年在下邳向黄石公学习《太公兵法》的隐者,深深明白“达士知处阴敛翼,而岩亦是坦途”的道理,亦懂得“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才是“天之道”。

22、激流勇退不是离群索居,更不是逃避人生,逃避责任。

23、在那个年代的官场中,如果不愿为五斗米向权势折腰,不愿屈身于“来而迎,去而送;出分金,摆酒席;出轴金,贺寿诞”的无聊应酬中,更不愿染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恶习时,出路似乎就只有辞官隐逸一条。

24、然而,千百年来,辞官隐逸总被视为人生的消极之举,为许多谋求功名者所不耻。

25、然事实究竟如何:在今天,我们回顾历史时始发觉未必尽是如此。

26、像前面所说的张良,若与韩信一样贪恋权势,则很可能与之落得同样的下场。

27、如果陶渊明舍不得荣华富贵,亦可能会在官场中消耗掉精力,消磨掉志气与才情,无法为我们后人留下那一篇篇文风清新、意境悠远而又具有丰富哲理的诗文,无法成为后世的“隐逸诗人之宗”。

28、明代李贽曾官至知府,对于一位已五十三岁的人来说,舍却荣华归于平淡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29、他若不能从官场中脱身出来,辞官归隐,还自己一个自由身,那他也不可能走遍天涯海角寻求知己,著书立说,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不可能成为一代进步思想家为后世传颂。

30、作为现代人,积极进取,完善人生无可厚非,但真正能在某一领域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者,则总会失去很多方可有成。

31、如果多了一分应酬的时间,则少了一分潜心向学的时间;如果少了一分阿谀,则多了一分正直。

32、现代社会已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宽松的涉世环境,引退隐逸均不必效法古人拘泥其形迹,而应重在取其意。

33、只要我们明白:引退隐逸并不是让当事人遁人不食人间烟火的寂寞孤独中去,正如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说:“袈裟未着言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

34、”逃避现实并非明智之举。

35、而只是要当事人以一种适合自己的处世方式,用宁静的心境去待人处世,看世间万物。

36、激流勇退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能做到者才是智者。

37、在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里,不能从历史的积淀中汲取精髓实在是现代人的悲哀。

38、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39、当我们被物欲蒙蔽了心智的时候,回头读读古人的明训,总是好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曾琪来了'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