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什么叫苦恼(什么叫苦其心志)

什么叫苦恼,什么叫苦其心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苦其心志:使他的心意苦恼。

2、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3、心志:意志。

4、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原文选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译文: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6、注释:任:责任,担子,使命。

7、2、是:代词,这,这些。

8、3、也:助词,用在前半句的末尾,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加以解说。

9、4、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10、5、心志:意志。

11、6、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12、7、饿: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13、8、体肤:肌肤。

14、9、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

15、空,穷。

16、乏,绝。

17、10、拂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18、拂,违背,不顺。

19、乱,错乱。

20、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1、12、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

22、13、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

23、14、曾:同“增”,增加。

24、15、能:才干。

25、扩展资料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26、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27、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28、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29、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30、文章主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命题的明确提出,在孟子也许只是为了给人以政治道德上的启迪。

31、但作为一条具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其影响绝不仅仅表现在政治道德上。

32、特别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直接导引了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创造的一条极重要的美学原则的形成,这就是“发愤抒情”这一美学创作原则。

33、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犬走可嘉'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