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使动用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动词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2、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

3、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

4、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5、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6、 (《五蠹》)怀:使……归顺。

7、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8、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泣:使……哭泣。

9、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0、 (《愚公移山》)止:使……停止 (使愚公止)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11、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12、(《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名词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13、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14、例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15、(《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16、例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7、 (《鸿门宴》)王:使……为王。

18、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

19、(例2“王”为意动用法不是使动,译为,认为……为王或把……当王)例2中两种不同用法的理解是由对该句句子的理解不同造成的,如果理解为成功后的君主为王,则为使动用法,若理解为成功后大家认为他为王,则为意动。

20、所以有判别是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还需要自己的理解,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功底。

21、形容词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22、例1:既来之,则安之。

23、(《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

24、例2: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传》)急:使……急。

25、例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6、(《小石潭记》)凄:使……凄凉寒:使……寒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语义区别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27、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

28、有三种:1.动词的使动用法。

29、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劳",意思是"使....劳累"。

30、2.名词的使动用法。

31、是"使......成为......."的意思。

32、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3、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34、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5、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

36、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意思是"以....为王"。

37、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8、例如"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是"以为耻"。

39、语法区别1.使动可以省略宾语,意动不省略宾语。

40、2.谓语灵活性不同。

41、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都属于词类的活用范畴。

42、构成使动用法的词,一般是动词以及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和数词。

43、构成意动用法的词,一般是活用为动词的形容词及名词。

44、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简洁的特殊表达方式,其主谓宾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关系。

45、其语义结构是谓语的动作不由其前的主语所发出,而是由谓语后的宾语所发出,宾语有兼语的性质。

46、其意就是表动作的谓语在其前主语的客观作用下具有“使(让)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译成现代汉语时,“使(让)宾语怎么样”就成其为常用的表达方式。

47、意动用法,也是古汉语中一种简洁的特殊表达方式,其主谓宾三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相互关联的关系。

48、其语义结构是主语主观上认为(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的属性。

49、其意就是主语“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什么”的意思,译成现代汉语时,“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 或“把宾语当什么”就成其为常用的表达方式。

50、参考资料[1] 使动用法.。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缑诗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