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民间戏曲分享(民间戏曲)

民间戏曲分享,民间戏曲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

2、戏曲的内涵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不同于西方将歌剧、舞剧、话剧。

3、    戏曲 戏曲(traditional opera)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

4、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

6、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秦腔等五十多个剧种。

7、 释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

8、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因素综合而成的。

9、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10、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

11、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

12、《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

13、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

14、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15、 唐中后期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

16、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17、 宋金时期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

18、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19、 元朝时期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

20、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

21、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

22、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23、 明清时期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

24、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

25、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

26、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27、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28、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

29、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

30、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31、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

32、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

33、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

34、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

35、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

36、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37、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38、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

39、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凌波宇硕'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