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什么季节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什么季节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全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出自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赏析《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

4、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6、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

7、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

8、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9、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

10、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11、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

12、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13、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14、张继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

15、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

16、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

17、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

18、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

19、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

20、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睢平筠'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