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关于咏月的现代诗(关于咏月的诗句)

关于咏月的现代诗,关于咏月的诗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再如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是一种对宇宙之探寻的壮美。

2、总之,在古代诗歌中,有关“月”的吟咏比比皆是。

3、本文就让我们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一首《望月怀远》,来共同体会唐诗中著名的咏月诗的无穷魅力。

4、顾名思义,它是张九龄月夜怀念远人所作。

5、因此它的主旨就是以月象征美好的情感,寄托张九龄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

6、值得留意的是,《望月怀远》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也就是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后。

7、按道理说,客居异乡的人望月怀远,总是会充满感伤。

8、但张九龄的这首诗,却只见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

9、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是不露痕迹,感人至深。

10、这是张九龄《望月怀远》令人赞叹之处。

11、除此之外,最令人赞叹,百读不厌的地方,便是它一开头的千古名句了。

12、《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15、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6、首先,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诗的千古名句“海上生明月”,它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在海平面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17、那么这句诗为何历来深受人称道呢?主要便是其意境雄浑阔大,无一奇特的字眼,却具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

18、相信你读罢这句诗,脑海中就已经有了一幅壮观的画面:一轮皎洁的明月,正从你的眼前,从海平面缓缓升起。

19、紧接着“天涯共此时”,说明张九龄从眼前景,写到了心中人。

20、即想到远隔天涯的亲人,在这个时候也和自己一样,欣赏着天上的这一轮明月。

21、其旨意与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同,只不过谢庄是赋,苏轼是词,而张九龄是诗。

22、但它们均是咏月的名句,也均具有浑然天成的美。

2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是张九龄对“怀远”开始着重描写。

24、它的意思是说,有情人因为通宵对着月色相思,从而怨恨这漫漫的长夜。

25、其实月是否“竟夕”明亮,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毫不在乎的,但是对于张九龄这样怀远的人来说,某些程度上就是一种折磨了,因为会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进而就产生了对长夜漫漫的怨恨。

26、而久不能寐之后,诗人便想到了“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即灭掉屋里的烛光,披上衣裳走到屋外,直到露水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27、这两句其实与前两句的旨意相同,都是为了说明诗人的久不能寐。

28、“露滋”,说明诗人停留时间很长,也具有滋生不已的意思,显然呼应了前面的“遥夜”、“竟夕”。

29、所以这首诗的中间四句,其实就是巧妙地写出了诗人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30、最后,“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可以说是张九龄极其深情的一笔。

31、即张九龄在对月相思不眠之际,想要将饱含思念的月光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可又苦无没有办法,于是便想着还是去睡觉,也许能够在梦中与对方相聚。

32、思念本是无形之情,但张九龄却将其比作月光,顿时就变得看得见、摸得着了,可谓构思巧妙,余韵袅袅。

33、综上所述,张九龄所写的这首《望月怀远》,从开篇两句的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到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彻夜难眠的情境,再到最后进一步抒写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均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是唐诗乃至古代诗歌中著名的咏月诗。

34、尤其开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堪称古今绝唱。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赖翠夏'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