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今日最新状元榜眼探花后面是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后面是什么)

您好,小编农农就为大家解答关于状元榜眼探花后面是什么,状元榜眼探花后面是什么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古代科举时候状元,榜眼,探花之后的两个都叫传胪。

2、清朝科举分为三甲。

3、头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第四名就是二甲的第一名,也称“传胪”(起初,第五名也就是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中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4、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5、扩展资料:传胪简介:明代称会试第一名为会元,二甲、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6、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殿试第四名)为传胪,殿试前三名则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7、《明史·选举志》:“会试第一位会元,二甲第一为传胪。

8、”《幼学须知》载:“天子临轩,宰臣进三卷,读于御案前,读毕拆视姓名,则曰某人。

9、阁内则承之以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齐声传呼之,谓之传胪。

10、”后多以螃蟹两只衔芦苇寓意“二甲传胪”。

11、科举制度中,殿试以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叫做传胪。

12、传胪即唱名之意。

13、玉山颓则是一个典故,形容醉酒之态。

14、这两句据看来是现今的人写作,平仄对仗之类不像是古人所作。

15、所以,我揣测的意思是,刚刚因为考试而心神不宁。

16、明清时期的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17、殿试又称御试、廷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的国家考试,也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和笼络知识分子,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手段。

18、明初殿试曾在承天门南金水桥畔设案考试,后来移至太和殿,清代在保和殿。

19、这种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时间一般在春季农历三月。

20、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十分严格。

21、清朝时,进京应考的举人首先要集中在大清门东侧千步廊朝房,经过礼部会试,考中后为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

22、只有取得贡士资格的人才能进宫参加殿试。

23、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

24、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

25、列第一甲第一名的称为“状元”,第二名者称为“榜眼”,第三名者称为“探花”。

26、殿试两天后,皇帝要召见新考中的进士。

27、考中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28、这就是“金殿传胪”。

29、“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30、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殿试百度百科-传胪。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有所帮助。

本文由'郗初真'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