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皮影 巴蜀文化的奇葩
皮影戏,是用兽皮雕镂成人物的平面偶像,以灯光映于帷幕上表演故事的影戏,集民间美术、音乐、舞蹈、说唱为一体。中国皮影戏有北影和南影之分:北影以河北滦州为代表,南影则以四川皮影为首。
四川皮影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乾隆晚期。清代中期的四川学者、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公元1734年—1803年)的《影灯戏》诗云:“翻覆全凭两手分,无端钲息又钲闻,分明夺地争城战,大胜连年坐食军。”生动地反映了乾隆晚期绵州农村皮影戏班演出的情景。四川皮影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有名人轶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术、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是民间手工艺和民间文艺的完美结合。
四川皮影有川北皮影与成都皮影两大类别,在工艺制作上都是在经过硝制、刮薄、压平、晾干处理后的黄牛皮上起稿,而后经雕刻、绘染、定胶、打蜡出光、用线串联等步骤制作而成。但在造型上,由于地理环境及民俗和欣赏习惯的差异,两者各具自己的艺术特色。
成都皮影戏是四川皮影戏最具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类型,主要是配合川剧的演唱。清朝中期,陕西人来川经商,陕西皮影也随之传入了四川。1851年到1853年,有一部分热爱川剧艺术和对皮影有研究兴趣的画家,配合当时成都有名的皮影雕刻家仲杰子和刘灯影,合作刻制了一套地道的四川皮影。他们借鉴了民间木版年画(主要是绵竹木版年画)中门神的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法和民间壁画、庙画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用色规律,也吸取了朴实、雅拙、装饰性强烈的蜀锦、蜀绣、民间剪纸和印染中诸如水、云、龙、凤、花、鸟、虫、草等各类纹饰,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四川皮影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成都皮影全身共分14个关节,头部可插进脖颈上用细铁丝缠绕的皮圈内,其余关节用细麻绳连结。一个穿戴整齐的影人分3段:帽、头(统称“梢子”)、衣履(称为“把子”)。成都皮影的关节和分段比北方皮影多,比例匀称,改用软须软发,操纵起来伸缩自如,宛转随意。
在雕刻和装饰图案上,成都皮影仿照川剧,同时也吸收和采用了“蜀锦”和”蜀绣”上面的花纹,采用透雕技术,线条优美,衣衫精致,色彩悦目。在脸谱造型上,成都皮影前额突出成弧形,下巴曲圆,脸部显得比较丰满,同北方皮影有很大差别。刻制皮影花钱费时,雕刻一个皮影约需3至4天,一个皮影班子至少有七八百件皮影,一个技术娴熟的雕刻艺人需要七八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方能完成。
皮影戏中的人物分为不同的行当,同一行当中又有许多类别。生,分为文、武生,头部为阴刻空脸,以空代色、通天鼻梁、平唇细目,抿口小嘴。旦,主要分为老旦、中年旦、刀马旦、青衣等,其中青衣又称为“小”,在雕刻上与生角非常相似。净,属于花脸一类,在雕刻时借助线条和“敷彩”相结合的处理手法,前额突出,钩鼻,眉眼长且大,斜插入鬓,脸部有红、绿、黑等多种颜色。末,专指老生,在影戏中也称为“髯”。造型为阳刻镂空,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胡须上,青年、中年一般3髯或5髯,老年为5髯或长髯。丑,男丑一般为花生,女丑为花旦。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眼睛上,一般在眼睛周围加画圆圈,或鼻子上翘、麻脸等,头帽也较其他行类有差别,看起来诙谐轻佻。神怪,有阎王、小鬼、判官之类角色。
皮影是傀儡剧,演出时操纵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般以3根竹竿分别安置在影人颈部和双手上,影人的活动主要靠手的动作来表现,所以手竿操纵最为关键。成都皮影尺码较大,操纵竿有时不只限于3根,影戏的武打场面操纵很不容易,马上步下、长枪短打都要有招有式,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演出效果。
本文由'英资超级甜'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