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四大民间艺术 你会欣赏吗?
汉中民间艺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独具内涵的组成部分,曾经散发出夺目的光彩。六千年前的骨雕人头像,证明了这里是一块极早孕育、诞生民间艺术的热土。汉中民间艺术的种类十分齐全,其特征明显有别于陕北和关中,兼具北方大气和江南灵巧双重特性……
汉调桄桄 地地道道的秦腔秦调
汉调桄桄又称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明代末年关中秦腔传入汉中地区与当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结合而形成的梆子声腔剧种,主要流行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并曾流传到川北、陇东、鄂北等地。
汉调桄桄,习称桄桄,后改名为“汉调桄桄”。该剧种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发展历程,它吸收当地口语,经艺人创造,并博采川、楚等剧种的精华,不仅唱腔有鲜明的乡土特色,表演和伴奏独具风格,为全国独有的剧种。其剧目繁多,内涵精深,为陕南、川北、陇东、安康等地群众所喜闻乐见。汉调桄桄属梆子腔体系,综合性七声音阶,音乐包括唱腔、伴奏两部分。咏、白、唱、念的发音均以汉江上游群众语音为基础。表演过程具有洒脱、大方、泼辣、爽快的风格和风趣、幽默的观赏情趣,将秦巴汉水之风韵,川鄂戏剧婉转、柔和、纯朴之特点,西北戏剧之高亢、坚毅、激越之气派融为一体,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形成了鲜明和乡土特色的独特风格,是陕南一枝独秀的奇葩。
汉调桄桄的表演追求大幅度夸张,有“箍桶”、“撒莲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盖”、“变脸”、“换衣”、“揣火”等许多独特的技巧,还有不少刀枪、棍棒、拳脚、腾翻的特有身段。民国以前,汉调桄桄演出时,生、净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旦角面部搽粉,头上插花即可出场。其服饰和化装虽简单,唱工却十分讲究,当地人习惯于夜听十里大调,且听远不听近,名为“燕过梁”。
镇巴民歌 记录着当地人们的文化变迁
镇巴虽地处巴山腹地,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豁达,自古即多自娱自乐民间艺术活动,尤其甚者,是民歌之风,盛行全县。无论男女老少,开口都能歌。镇巴民歌题材非常丰富,歌曲种类很多,包含了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又称茅山歌、姐儿歌等),小调,风俗歌曲(嫁歌、孝歌等),祭事性歌曲,曲艺(渔鼓、花鼓、青水曲子)等。田间地头、山林沟壑,或放牛、或砍樵,一声山歌,忧愁尽忘;深山寮棚,保秋守哨,点燃篝火,倚着猎枪,一声山歌,孤独尽消;插秧蓐草,晒谷扬场,一排排、一对对,你挑我应,歌声搅着笑声,山也陶陶,人也陶陶;隆冬时节,围坐火塘,夫唱妇和,火洋洋,人洋洋,其乐无穷。亦有忙时务农,闲时以歌为业的民间艺人,相邻有红白喜事,应邀而往,唱和应答,代主人持事;守灵吊唁,围鼓孝歌,代主人致哀。这些艺人腹内山歌、小调、嫁歌、孝歌、花鼓、渔鼓等成本成章。
镇巴民歌不仅记录了镇巴的人文历史变迁、时代生活情状、风土人情礼仪,它还负载了社会历史变化、风俗礼仪、道德规范以及劳动技能等代代传承的功能,成为社会教化传承的主要工具。
镇巴民歌音乐引起音乐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及省市的音乐家、作曲家纷纷来镇巴采风。良好的民间音乐环境,哺育优秀的音乐人才。镇巴县的音乐工作者创作改编了许多具有浓郁镇巴民歌风味的音乐作品。其中刘光朗作曲并演唱的《巴山林里背二歌》、《巴山顶上修堰塘》1978年在北京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民族民间唱法调演。
城固刺绣 享誉整个西北地区
城固民间刺绣,自古至今使用非常广泛,并在整个西北地区享有盛誉。刺绣可分为丝绸刺绣和棉布蓝色调为主的挑绣两大类,特别是代表着长江流域文化清秀特质的城固架花刺绣工艺,从形式到内容,在整个西北地区,可算是独放奇葩。
刺绣的工艺要求是:顺,齐,平,匀,洁。顺是指直线挺直,曲线圆顺;齐是指针迹整齐,边缘无参差现象;平是指手势准确,绣面平服,丝缕不歪斜;匀是指针距一致,不露底,不重叠;洁是指绣面光洁,无墨迹等污渍。
清人薛志评论说:“女工之刺绣,其精妙不在顾绣、湘绣之下,世多珍之。有秀巧之美,无粗拙之态,此亦民性之自然流露也。”其代表作品“五果花图”,由金瓜、柿子、桃子、佛手、石榴组成精美图画,充分体现出以汉中道教为核心(金瓜)、北方黄河文化(柿子)为主体,东楚达海(桃子)和蜀南(佛手)、西域(石榴)文化的博大组合。架花《迎亲图》、《五子图》等作品则更多地反映了巴蜀风俗。
洋县皮影 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戏是中国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皮影传入洋县,形成独一无二的“洋县碗碗腔”,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地方剧种因角色、布景皆用上等牛皮刻制,故称“皮影”。主要在夜间用油灯、汽灯、电灯光反照特制透明细纱幕形成影像而观赏,老百姓俗称“灯影”。用小铜碗作为主要击节乐器伴奏。
洋县皮影吸取了外地弦板、灯碗腔朴实柔和之长,完善自身曲调,其唱、白、吐字均以洋县方言为基础,结构完整,行装简单,既具有弦板、灯碗腔色彩,有脱离弦板、灯碗腔而自成体系,成为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独特剧种。
本文由'西门曼霜'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