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立秋的味道

  立秋,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秋”字由“禾”与“火”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故也可以写成“秌”。立秋就是夏去秋来,暑气退去的意思。不过,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才是秋季的开始,故而我国除了长年皆冬和春秋相连的无夏区之外,很少有在“立秋”就进入秋季的地区。也许正因如此,当年的郁达夫曾强调:“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故都的秋》)

  相传,因为夏天胃纳欠佳,很可能会身形清减不少,所以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而且还要用肉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号曰“贴秋膘”。不知道如今还有多少地方保持这样的古风,但在三高盛行瘦身流行的当下,“膘”恐怕是潮男潮女们避之唯恐不及的,遑论主动“贴膘”了。过去,人们还相信立秋吃瓜和蒸茄脯、喝香薷汤,能免除冬春的痢疾,这叫啃秋或者咬秋。记得,一个北方朋友曾告诉我,她的父老乡亲抱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啃秋的场面,是她乡愁的重点画面,而这啃秋,啃的是丰收,是喜悦,沉甸甸的,好实在,好可爱,好有趣,好教人惦记哟。我的外祖母也曾告诉我,我有个连母亲也从未谋面的夭亡在抗战中的姨母,就因为生在秋天,所以闺名惜秋。是啊,外祖父母都饱读诗书,岂能不知大好秋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更是值得怜而惜之的呀。

  有一部以平遥日升昌票号为原型,反映晋商兴衰起落的话剧叫《立秋》,其剧名显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寓意立秋,首先是时间概念,是自然气候由热转凉的转折点;其次,它关联着历史兴衰,寓意晋商由繁盛转向没

  落;再次,立秋在山西是祭祖的日子,于是,该剧又完成了祖先与后人、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对话,厚重,大气,耐得琢磨。而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则用歌曲告诉众人,他觉得立秋的味道是这样的:

  你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流过的光,

  你伸出双手摸着纸上写下的希望,

  你说花开了又落像是一扇窗,

  可是窗开了又关像爱的模样。

  你举着一枝花等着有人带你去流浪……

本文由'衅雨文'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