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河北怀安婚嫁习俗

  河北怀安婚嫁习俗

  解放前,怀安婚嫁均受封建礼教约束,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而定,男女双方婚前不识,撮合成偶。

  婚姻初始,经媒人说合,男女双方家长认可,即分别请人看 黄历 。根据男女各自的生辰八字 合婚 ,如无大忌,即可议婚 换贴 。 婚贴 在男女家中三天,三日内家中平静无事为 顺 ,顺者婚事可议。然后是 小定 ,男方先要给女方一定的聘礼,俗称 小定 ,小定后婚姻既成。定婚之后、男女双方均不可毁约, 婚贴 就是凭证。定婚年龄,男女一般都在十二岁以后,也有在孩子时候就定亲的,俗称 娃娃亲 ,这种情况在民间为数不多。结婚年龄,男女一般都在十七、八岁。乡绅富户的子弟有的十三岁就娶妻,大媳妇、小女婿;有的官僚宿婢纳妾,形成一夫多妻,老夫少妻;贫苦农民无财无势,鹊桥难架,有的三、四十岁才取妻成家;有的终身 光棍 ;有 独辟蹊径 产生了许多畸形婚姻。(一)奶媳妇。穷家主妇在乳期抱养女婴,抚养至十五、六岁为儿子成亲,成为奶媳妇,这种媳妇因婆婆自幼抚养,如同亲生,多不受气。(二)童养媳。贫家农户以百斤粮或几元钱收买七、八岁女童,抚养至十五、六岁时为儿完婚,称童养媳,这种媳妇多受虐待。(三)换亲。两户贫苦人家,各有儿女,年龄相仿,双方协商将女儿互换作媳,叫换亲。这种婚姻亲上加亲,将就双方家庭,多能和睦相处。(四)招亲。自家有女无儿,为接续香火,认儿防老,为女招婿入门,名曰招女婿或叫 插门女婿 。插门者须改姓女家,称岳父母为爹娘,岳父母视婿为儿,可继承家业。(五)寡妇改嫁。妇女亡夫,一般终身 守节 寡居。有的妇女丧夫遗子无法生活,只好背叛 妇道 带子改嫁,其前夫之子被称为 带犊子 。(六)阴亲,亦称鬼亲。是未婚男女死后,经媒人从中撮合为阴间夫妻。将女死者的尸体移葬在男死者的葬地,葬于一处(也称并骨),称鬼亲。

  结婚礼仪,男方为儿子择日完婚叫 吃喜 。迎娶之前,男方要给女方送去定婚议定的 彩礼 。出嫁前几天,女方要吃一顿由父母、兄嫂准备的 离娘饭 ,出嫁前一天晚上,吃 翻身饼 ,上轿前开脸(用线将脸上的汗毛捻去)。到吉日迎娶时,男方发花轿至女方,内坐男童 压轿 ,又邀两男客乘车随轿,称 娶亲人 。新娘穿凤衣和八宝罗裙,头戴凤冠,红绸覆面(俗称 盖头 )。上轿时新娘由女方亲友全人(即上有父母、儿女双全,腹中无孕的有夫之妇)二人搀扶,或由父兄抱入轿内。轿到男家街门前,男方响炮鸣鞭,由两个女全人迎轿搀亲,扶新娘下轿踩黄布进院至香案前,俗称 踩堂 。同时下亲人(婚礼司仪)手拿笆斗,内盛谷草节、红枣、制钱、麸皮、高梁、黑豆,边撒边喊: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摇钱树,四撒聚宝盆 。香案上放一斗,内盛高梁、上插弓、箭、铜镜、尺、剪、杆称、算盘,按良辰在天地神位前新郎新娘举行拜堂仪式。拜堂时司仪唱喝: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俗称 拜天地 。礼毕,新郎拿弓箭射洞房屋内四角,叫做 避邪 ,新娘踩黄布入洞房。洞房门槛上放一马鞍,鞍下放八个糕,两个供献(白面蒸的小馒头),新娘从上面跨过去,取平安之意。新娘进入洞房后,新郎用秤杆挑新娘盖头。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共饮一杯洒,称 合酒 。小姑子给新娘端来洗脸水,新娘赏小姑子喜钱。当日男方设宴款待女家送亲人和贺喜的亲友宾客。晚上给新娘吃长寿面时,婆婆问 生不生? 媳妇要说: 生 ,表示愿生儿育女。

  新婚之夜、洞房点 长命灯 ,亲友戏弄新娘,一般是姐夫,小叔子、小姑子、嫂子等亲戚朋友出一些点子,耍一些花招,使新娘上勾,落入圈套,陷入窘迫,使大家欢乐。本地有结婚三天无大小之说,要求新娘说一些不易起口的俏皮话,绕口令或儿女私情之语,俗称 说令子 。新娘说不对或不说,则以糖、钱赏人过关。也有抢新娘衣物者,要求新娘以糖换取。 闹洞房 直到夜半之际,众人方散。新郎新娘就寝前,由小姑子铺被褥,褥子上放大枣、栗子或花生,意在早生贵子。新人就寝后,屋外还有自愿偷听动静者,俗称 听喜房 。婚后第三日或第五日,娘家用马车接女婿、女儿 回门 ,俗称 请三 、 请五 (新郎有哥哥的就请五)。新郎带上礼品拜见岳父岳母。回门第一天中午宴请亲友,款待新郎。席间饭后,姑、嫂、弟、妹等用谜语或动作为难新郎,新郎必备糖钱解难,三日后回男家,婚事基本结束。完婚二十日新娘回娘家住十天,俗称 住对月 。奶媳妇,童养媳到十五岁,择吉日举行典礼仪式,叫 戴冠子 。不回娘家举行 回门 仪式。换亲多属寒门小户,虽也是明媒正娶,但娶嫁两家对等,一般没有彩礼,婚礼仪式也较简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最佳期,废除彩礼, 钢笔一根,制服一身 ,就可结婚;自家一顿好饭,婚事就办完,花费甚少。七十年代,流行男方给女方置买 三大件 (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配以几件普通新装。庭院挂国旗和毛主席像,举行简单的典礼仪式;宴请亲朋,贺礼有几角的,高者不过三、五元,婚事完,花费不了多少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婚事操办的水准也一再提高,乡村买卖婚姻又兴,总花费达万元以上。在城镇虽直接言明新娘身价者不多,但男方要为新家庭置办许多高档生活用品。如家具要组合的,衣料要高档的,电视要带色的,洗衣机要甩干的,床要带垫的,被褥要绸缎的。九十年代后,更有甚者,楼房、瓦房要装修一新,为此男方家长借债操办。婚后城乡往往出现穷老子富小子的境况。完婚之日,程序较旧时婚俗略简,小汽车取代花轿接亲,新娘到,放鞭炮。中午十二时,新郎新娘 拜堂 ,家长讲话,谢客婚拜毕,宾主共入酒宴。亲朋贺礼少者五十元,普通一百元,姑、舅等长辈数百元上千元者不等。第二天或第三天女方用小汽车接新郎至娘家,婚宴与男方差不多,亲朋共贺。

本文由'玉萧元忠'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