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辛亥革命时期青岛移风易俗 女性更开放

  “观风俗,知得失”,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的传统。辛亥革命时期,也不例外,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革命党人大力借助移风易俗来推动革命。与别处不同的是,时值德国殖民地的青岛,在辛亥革命之初,德国殖民当局采取观望政策,因此大批清朝遗老来青避难,又有革命党人在青宣传平等自由思想,加之西方礼仪的影响,使得青岛成为三种文化的交融地。如果说辛亥革命的移风易俗“自由尽是新风尚”,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岛是真正成为刮着自由之风的地方。彼时青岛,女性反比男性开放。 德国租借地,青岛早有西式风俗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1898年德国成立胶澳租借,从那时候起,西方的一些风俗习惯就开始传入青岛。因此,有些辛亥革命之后才在全国流行的新风潮,在清朝时期的青岛就已经开始了。”青岛文史专家鲁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80岁的鲁海曾任青岛市图书馆馆长、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因在目录版本学、青岛人文风俗等方面研究颇深,被称为“文史活字典”。

  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全国:“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1912年元旦,成为中国正式使用公历纪元法的第一天。

  “旧历换新历恐怕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深刻也是率先产生的变化之一。正是从100年前的辛亥革命开始 ,甲子纪年中国以新纪元的方式与世界接轨。”鲁海说,“而这一全国性的变化,在青岛引起的震动并不明显,因为在19世纪末,德国占领青岛时,德国殖民当局就开始使用公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大家普遍使用公历,阴历成为辅助,但是阳历新年即元旦一直无法与阴历新年相提并论。直至今天,以青岛为例,在阳历新年的时候,市民除放假几天外,社会上并没有什么表示为新年点缀,而在阴历新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彻宵不绝,比元旦热闹喜庆百倍。

  见面礼节多,有握手也有鞠躬的

  尽管青岛比较西化,但是辛亥革命给阴历新年带来的“过年新风”不容小觑。

  梁实秋在《过年》中,就曾记载民国前后其家中的风俗变更:“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这一新风潮在青岛贯彻地尤为彻底。直至今日,虽山东仍有一些地方过年挨门磕头拜年,但在青岛,磕头拜年风气早已消失殆尽。

  伴随着磕头礼的废除,1912年8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新礼制:男子礼以脱帽鞠躬,庆典、婚礼、丧礼、聘问等用脱帽三鞠躬,公宴及寻常庆吊 、交际宴会用脱帽一鞠躬,寻常相见,用脱帽礼。女子礼用鞠躬但不脱帽。寻常相见,用一鞠躬。 鞠躬在全国开始流行,但青岛比较特殊,鲁海告诉记者,作为德国殖民地的青岛,除革命党人要求的鞠躬外,受到德国殖民当局的影响,上层社会见面时多采用握手的方式。而当时在青岛寓居的清朝遗老则因为环境宽松,仍然使用打千礼。

  与封建决裂,穿旗袍不再套长裤 “在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因素作用下,人们在漫长岁月、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风俗。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 ,对于辛亥革命一系列禁缠足、倡女权、易服饰、倡导自由婚姻等移风易俗的努力,鲁海总结,除了公历纪年以及官员称呼、官员服式的改变,是官方规定的突变外,其他大都是在民国建立以后逐渐改变的。

  而服饰的改变,成为人们解放的重要表征。易服行动,是孙中山反封建、倡民主革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男性来说,既有潇洒英俊之气又不失民族风韵的中山装在民国开始盛行。

  对于女性来说,旗袍成为表达自己民主解放的重要表征。“在清朝,旗袍是满族女性专属服饰,有着地位的象征,清朝时期,汉族女子穿长褂和长袄,而且长度必须要及膝。到了民国,汉族女性也都开始穿起旗袍来。”鲁海告诉记者,民国旗袍与清朝时期满族人穿的旗袍已经大为不同。“首先,旗袍的开衩越来越高。其次,满人穿旗袍里面要穿长裤,而到了民国,为了表示与封建旧传统的决裂,穿旗袍摒弃里面套长裤,即使到冬天,也只是穿稍厚的袜子替代长裤。”

  鲁海笑言:“因男子穿长衫也要穿长裤,因此当有了不穿长裤的女性,众人都直呼‘女人比男人更开放’。”这在青岛,也无例外。然而,与大多数地方穿着西装改良的中山装的上层社会不同,在青岛,因政治原因,中国官员除穿规定的官服外,在其余社交场合仍多穿西装。

  辫子问题大,清朝遗老跑往青岛

  中国成年男子留辫的习俗是清代开始的。因此辛亥革命开始之后,留不留辫具有了政治含义,所以,南京临时政府一定要在这方面开刀。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分析,除革命派坚决剪发,并希望人人剪发外,普通的百姓,比较犹豫,很多时候是“被剪发”。清朝的遗老遗少,更是大多拒绝剪发。这些遗老遗少集中在四个地方——上海、大连、青岛、天津。

  鲁海告诉记者,青岛是清朝遗老最为集中的地方。“辛亥革命后,同为君主制的德国对清王朝的灭亡甚为同情,并因城市建设需要资金投入,而吸引和保护这些前清官员到青岛购地居住。加之青岛环境优美,遂被遗老们选为最安全、最理想的栖息地,过起了寓公生活。”

  而这些清朝遗老在青岛的辫子轶闻也相当多。清朝学部府大臣劳乃宣来到青岛,为留辫子不做教授。“1912年,青岛特别高等学堂(即德华大学)邀请这位大学者来当教授,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须剪辫子,被劳乃宣严词拒绝。”

  “还有一些清朝遗老不仅自己不剪辫子,更是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剪辫子。清朝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儿子在德华大学上学,看到回家的儿子把辫子剪去了,赵尔巽痛哭流涕,如丧考妣。” 据鲁海介绍,因为青岛没有强行剪辫子的行为,因此这些在青岛的清朝遗老将辫子留到了民国成立之后的十多年。1912年曾来青岛居住的世界大儒辜鸿铭,更是到死也没有剪辫子。而诸如冬至吃馄饨等清朝风俗在青岛也保留了很长时间。 婚姻自由化,女大学生报上征婚 对女性来说,辛亥革命最重要的移风易俗即倡导自由恋爱、婚姻自主。革命党人首先在婚姻自由上作出了表率。1912年,章太炎先生在北京上海各报刊公开登载了《征婚广告》,轰动全国,引来了革命新女性汤国梨;彼时的革命青年,后来却成为汉奸的汪精卫退婚与革命女青年陈璧君自由恋爱,并在辛亥革命胜利的1911年修成正果。 1917年6月8日,北京的《晨钟报》转载山东省某报广告栏内的一则广告:北京高等女校毕业生十七岁招亲广告:凡有年龄相当、身家清洁、欲娶妻妾者,请至趵突泉内宝文斋书画店面议可也,每日自上午十时至下午二时,过时不候云云。 自由恋爱的新式观念打破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婚姻制,从桎梏里解放出来的新式男女,迫不及待地用各种方式反抗封建礼教。有些方式就连现代的年轻人也不敢效仿。类似惊世骇俗的举动还有在报刊上打着“某某与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同居,特此敬告诸亲友”,或者“某某与某某因意见不合,势难偕老,自即日起,脱离同居关系,嗣后男婚女嫁,各不相涉。”等同居和分居广告。 不过如同风俗一样,婚姻自主并非革命一成功便成为全国之新风,民国之初,自由恋爱也还只是局限在发达地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分子中间。鲁海告诉记者,在青岛,民国时期,年轻男女们结婚最突出的变化表现在服饰上,他们很有勇气的打破传统的凤冠霞披,身穿粉色婚纱、西装举行婚礼。上世纪20年代后则出现了白色的婚纱。

本文由'终幕冰凡'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