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传统年俗
传统里的年有哪些仪式?上海人的年又是怎么过的?2月5日,记者请上海档案馆编研部主任邢建榕、上海民俗学家薛理勇、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仲富兰共同进行了一次简要梳理,其中大多是现代社会里已看不到的一些风俗和场景。
祭灶
苏浙沪一带的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女人备好粽子糖、麦芽糖等糖果,男人对着灶王爷的画像磕头,然后焚烧掉画像,请包裹了 糖衣炮弹 的灶王爷升天去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等到大年三十这天,再重新贴上画像,把灶王爷请回来。
除各种糖果,上海人在这天还流行吃地栗(荸荠)和茨菰。 地 在沪语里与 甜 同音, 茨 与 是 同音,寄寓了人们让灶王爷心里感觉甜,嘴上说是的期望。
备年货
经过腊月二十五 掸尘 后,家家户户就要忙着准备年货了。在计划经济年代,物资匮乏,年货也要凭票限量购买。比如当时的粉丝、糯米、黑木耳、黄花菜等只有过年时才有供应,一般每一小户(三人以下)供应一包粉丝,每人提供一公斤左右的糯米票。相比之下,爆竹不用凭票购买,但鉴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少有人买,买的话一般也就是几个爆竹 意思意思 。
剃头
与北方地区流行 正月剃头死舅舅 (其实是 思旧 的谐音,清朝初年汉人以正月不剃头的方式暗地里对抗削发政策)一说不同,上海没有这个讲究。虽不限制,但上海正月里很少有人剃头。
年前的剃头和洗澡一样,寓意辞旧迎新。理发店门口排长队是常见的景象,剃一次头花一毛钱,但这在当时能顶一顿饭。女人也要修饰头型,为了省钱,有人先在家用卷发棒夹好头发,再去理发店让机器定型。
年夜饭
除夕夜的那顿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团圆餐,就连菜名都要讨口彩图个吉利,比如百叶包肉叫 如意卷 、黄豆芽叫 如意菜 、蛋饺称 金元宝 等。年夜饭上说错话也有应对措施,比如小孩不小心把白菜肉丝汤打翻在桌,边上就有人应声 有财有水 ;如果有人大醉呕吐,周围人会笑着说 放花筒哉,大吉大利 。
拜年
大年初一吃罢早点,就要开始互相拜年了。上海人一般不给长辈磕头,有的家庭会让很小的孩子给祖父母磕头,成年人一般是打躬作揖,同时口诵吉利话。磕头一般出现在拜祖过程中,一家的兄弟姐妹都要到 老大 家,面对祖先像上香磕头。
如果来不及一一当面拜年,讲究效率的上海人会在初一这天雇人到亲朋好友的家中送名片,以此代替本人拜年,这称为 投刺 (清末人们称名片为 名帖 或 名刺 )。当然,现在则发展成了群发短信拜年。
(责任编辑:恩祈)
本文由'曲凡柏'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