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武术家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中国武术与古典文学水乳交融的范例,是武术家与史学家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中国历史上一管文人笔与一柄武士剑的惺惺相惜。此前,一直不能登史书典籍大雅之堂的民间壮士、勇士、侠客、剑客等各种各样的武术家们,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
读《史记》中的刺客列传,深夜独坐,灯影幢幢,不觉后脊梁冷飕飕直冒凉气。天不寒剑器寒,太史公的文字,好像在冰河里浸泡过一样,凛冽刺骨。以过人勇力事鲁庄公的曹沫,执匕首劫得齐桓公,鲁国失地一朝归还;晋国义士豫让有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漆身吞炭,妻子莫识,只为一谢知遇之恩;孝子聂政为抱知己,孤独执剑,深入韩国,刀丛之中,万死不辞。令人感慨至深者,莫过荆轲。后人有诗叹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想必是读了司马迁的文章,愀然不能自已,于是赋诗。
当之无愧的武术家,在《史记》记载中,还有汉代将军李广。传记里,不仅记述了他膂力过人、武艺高强,更有他性格与人品的描写:“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李广的为人,比他高超的武艺给人的印象更深。难怪司马迁有此慨叹:“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司马迁记录的武术家,都是武术与人品交相辉映的人物,慷慨有奇气,仿佛都是从穷街陋巷中走来,异常亲切。“十年磨一剑,锋芒未曾试。今日把试君,谁为不平事?”传记体的《史记》对武术家、特别是民间武术家及其豪侠、仗义、扶弱、抗暴行为的认可,尤其是对他们的为人和内在品德的赞赏,直接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如小说、戏剧、戏曲、曲艺等的创作。
本文由'曲凡柏'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