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京族的节庆与禁忌

  京族的民族节日主要有“哈节”、“春节”、“中元”、“食新米节”等,别具特色,不拘一格。

  唱哈节:“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后来人们便修建“哈亭”并设立神位来纪念他。同时因为他的歌声悠扬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所以后人便以唱歌的方式来歌颂他。于是,一年一度的唱哈便成为京族人民的节日了。

  哈节京族岁时习俗中隆重的民族节日为“哈节”。包括祀神、祭祖、文娱和乡饮四项重要活动。

  “哈节”的日期各地有所不同。沥尾、巫头两岛在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红坎村在正月十五。节日期间在“唱哈”前一天,集队举旗擎伞抬着神座到海边,遥遥迎神,把神迎进哈亭,称为“迎神”。然后在当天的下午三点钟左右,进行祭神,听祭文,而后入席饮宴与听哈,称为“坐蒙”(又称“哈宴”)。每席六至八人。酒肴除少数由“哈头”供应外,大部分由各家自备,每餐由入席人轮流出菜。边吃边听“哈妹”唱歌。唱哈”连续三天。送神:“唱合”完毕就送走神灵。

  春节:京族人过春节,在除夕时家家都要把年饭做好,除夕下午,全村人集中到哈亭祭拜祖先,燃放爆竹,然后分别回家拜祭祖先。大年初一早晨,各家纷纷用香烛到井边去拜神“买新水”,年初一早餐不吃荤不喝酒,只吃糖粥、粽粑和白薯干。一般初一这天人们不出门给亲友拜年,也不愿别人进家,直到年初二才出门。京族人的春节活动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小年,并以猪、鸡、鱼“三牲”为供品祭拜诸神,春节活动才告结束。

  京族渔猎作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习俗、规矩和禁忌也是纷繁多样的。

  例如,在缀织渔网时,忌人来问三道四。在浆网或晾网时,竹竿头处要挂上一团簕刺(又称“簕古头”)以避邪。每次扛网出海前,要在门外烧火一堆,把网从火上扛过,以示“兴旺”。特别在新竹筏装成后,要在路上或海边堆以融融热火,然后把竹筏从火上扛越而过,才能正式下水使用。一切网具,忌人在其上面跨过,特别严忌妇女跨越。胶新网忌别人走近观看和讲话,若这样,就认为此网将捕不到鱼。抬网出海,下第一网忌碰见女人。新造竹筏未下水时,忌煮生鱼或焦饭,若这样,认为当年会捕不到鱼。拿鱼篮出门到渔箔去捕鱼时忌见女人。忌到渔箔里大小便。坐船忌双脚垂在船外或舱里。船头烧香敬神的地方不能坐。在京族渔家做客,千万别说饭烧焦了,因为“焦”与“礁”同音,怕触礁。在船上不要说“油”,把油称为“滑水”,因为“滑”有“顺当”、“顺溜”、“顺利”之意,而“油”与“游”同音,船破后人落水才要游呢。移动器物要拿起来,别拖着推着移动,因为有“搁浅”之嫌。当然,一般来说,不懂规矩的客人是不会被责怪的。

本文由'郑星河'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