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过年风俗
习惯了在城市过年的我们,往往会惊奇于少数民族过年习俗的多彩多姿,我们不妨来领略一下其中的民族风情。
傈傈族的刀杆节
每年初二后的三五天,方圆百里的数千傈僳族民众都会聚集在一起,人们去洗“春浴”时,个个穿上节日盛装,他们把“春浴”看做是一种文明、卫生、圣洁的行为。
如果能在怒江多待一些天,便可以参加正月十五的刀杆节了。“上刀山,下火海”是刀杆节中主要的习俗表演活动,它再现了山地民族翻山越岭的生活经历及攀藤负葛的吃苦精神。
苗族的芦笙踩堂舞
苗家的阿妹对着客人唱起“迎客歌”,阿哥们也要加入对歌,如果被阿妹选中却唱不出山歌,那可要罚酒三杯。即使对上了,也要和阿妹干了这一杯。苗寨的风俗极为特别,姑娘们会在阿哥们的脸上印上漆黑的五个手指印,表示美好的祝愿。晚上,苗寨的篝火准时升起,节日狂欢的时刻才刚刚来临。鼓儿敲起来了,阿妹们在苗寨鼓王的带领下,载歌载舞。到了正月十六,小伙子们吹着芦笙,而阿妹们则会围着芦笙队跳踩堂舞。
羌族沙朗
新春佳节之际,夜幕降临之时,一家人围坐在火塘四周,篝火熊熊,大家一起跳羌族沙朗、喝咂酒、吹羌笛。另外,羌家歌舞往往由几十个人、上百个人组成,大家一起高歌畅舞,气氛非常热烈,羌家姑娘会为你敬上醇香的青稞酒。
藏族藏戏
藏族大年初一,民间艺人四处活动,演唱藏戏和“折嘎”。富裕的人家提前与民间艺人说好,准时来家演唱,与客人共享。没有得到邀请的艺人也可主动串门演唱。折嘎艺人头戴白面具,手持木棍,用即兴编唱的歌词愉悦主人,一般都能得到好酒好肉的酬劳。从初四起,举行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按传统习惯,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15天。
朝鲜族压跳板拔河
节日期间吉林延边一带的朝鲜族还有到田间点火的娱乐活动,人们将这种有趣的活动称为“民火戏”或“野火戏”。
朝鲜族有除夕全家通宵达旦守岁的习俗。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
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本文由'泷一鸣'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