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失业保险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调整(失业保险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

失业保险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调整,失业保险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单位和个人失业保险缴纳比例是多少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应参保职工上年度月均工资总额的1.5% ,缴纳失业保险费。

2、职工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均工资的0.5%缴纳失业保险费。

3、缴费工资基数无法核定的 ,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4、职工缴费工资低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 ,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5、二、如何计算失业保险费数额计算保险费数额 ,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缴费基数 ,即明确缴费的范围。

6、如企业所得税的基数是企业所得额。

7、从国外有关规定看 ,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般为工资 ,单位为工资总额 ,个人为本人工资。

8、二是费率 ,即缴费义务人按照规定的缴费基数缴纳失业保险费的比例。

9、定率征收失业保险费是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采用的做法 ,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10、《失业保险条例》规定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工资总额 ,个人缴费基数为本人工资额。

11、单位工资总额按照国家有关工资政策予以认定其构成和计算方式。

12、它是指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13、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14、本人工资是指由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 ,包括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等 ,不包括其他来源的收入。

15、在确定缴费基数时 ,各地可以根据情况统一规定各单位以哪一个时期的工资总额和工资额为缴费基数。

16、如:可以上一年度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 ,平摊到本年度各个月份 ,每月按相同数额征收;可以上月单位工资总额为基数 ,按实际发生数确定征收数额;对工资总额不易认定的 ,可由负责征缴的机构参照当地工资水平和该单位生产经营状况核定缴费基数。

17、个人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应与单位相一致。

18、上述工资总额 ,包括了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的工资部分 ,但农民合同制工人个人不缴费 ,合同期满不再续订或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 ,支付给一次性生活补助。

19、这样规定 ,主要考虑农民合同制工人流动性较强 ,且离开原单位后可以回乡务农 ,有一定生活保障 ,应与城镇失业人员有所区别 ,采取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的办法较为可行。

20、对农民合同制工人采取不同办法 ,既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 ,也与目前尚不具备城乡一体、待遇统一的现实相适应 ,这是对失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政策。

21、在五险一金中 ,失业保险的费用也是需要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承担的 ,不过在各自的缴费比例上面 ,规定的却不一样。

22、并且 ,此时缴费的工资基数也存在差异。

23、而要是属于自由职业者 ,虽然也是允许购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 ,但除此之外的像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工伤保险 ,这并不允许自由职业者购买。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傅艺茹'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