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枭雄—曹操
老版《三国》中的曹操
京戏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常常被抹上白粉,表示此人阴险奸诈、不以真面目示人。这一传统影响深远,以至于人们一提起白脸,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操。这其实是一起很不幸的事,因为曹操固有其狡诈、残暴的一面,但他的雄才大略和历史作用却是不能被否定的。我们不妨重新梳理关于曹操的事迹,揭开这个一代枭雄的真实面目。
任侠仗义,放浪游荡
曹操小的时候就比较坏,这个坏,或许只是聪明小孩的机灵和调皮,但是曹操的坏没有被父辈及时纠正,最后成了品质上的瑕疵。
《三国志》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这说明他天生就会耍小聪明,而且负气仗义,放纵不拘,总之不爱读书。当时的人不仅不重视他,甚至还轻视他。《世说新语方正篇》中记载了一个叫宗世林的人,此人与曹操同时代,南阳人。曹操年轻时想跟他交朋友,可宗世林甚薄其为人,不与之交,看不起曹操。等到曹操成了司空,当了大官以后,他又找到这个宗世林,还要跟他交朋友,谁知道宗世林答道:松柏之志犹存。意思是说,你当了官我也看不起你。由此可见出身与人品对曹操造成的负面影响。
残忍多疑,杀人如麻
直到二十岁,曹操才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在此之前,他受到了太尉桥玄等人的赏识,可谓贵人相助。在洛阳任上,他命人制造了十多根五色棒,放在县城四门,专门用来棒杀违法犯禁之人,就算豪强也逃不过。有一次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也被曹操打死。
曹操的残酷在后来终于发展为嗜杀。汉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曹嵩为了避难,辞官投奔儿子曹操,结果途径徐州地界时,被太守陶谦的部将杀死,辎重财货全部被劫。曹操闻听后大怒,立即发兵讨伐徐州,恰巧这时有数十万流民从洛阳来到徐州避董卓之乱,不幸遇到曹操的军队,曹操为泄私愤,将这数十万流民全部坑杀。后来攻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简直视无辜百姓的生命为草芥,任意践踏。
后来在官渡之战大胜袁绍后,曹操也将袁绍的八万降军也一并坑杀,其余属将指挥的战役中杀人、屠城更是不可计数。
除了无辜百姓,曹操对于政敌、异己乃至身边谋士的杀戮也很多。首先是汉献帝的岳父董承一党,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董承秘密接受献帝衣带诏,欲杀曹操,后被察觉,其党惨遭屠戮。据说连董承的女儿董贵妃,身怀六甲也未能幸免。
然后是边让、许攸、华佗、孔融、荀彧、崔琰、杨修等谋士,其中许攸、荀彧都是立过大功之人,华佗纯属误杀,崔琰则是被冤死的,边让、孔融、杨修则多是因为恃才负气,侮慢曹操而死。
惜才大度,世之雄主
尽管曹操杀人无数,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投奔他,这首先和他爱才有关。官渡之战后,从袁绍营中搜出不少密信,多是许都军士及官员写给袁绍的,曹操得知后,不但没有一一查明处死,反而将这些书信统统烧毁,他说:当时袁绍之强,连我自己都难以自保,何况别人。然后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除爱才之外,曹操还精通兵法,赏罚分明,重视农业,疏通水利,抑制豪强,鼓励教育,对于文学艺术也十分偏爱。无论是从个人魅力上,还是对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上,曹操都能吸引当时大量的英才豪俊前来投奔。
正如陈寿评价的那样,曹操最终能够独揽大权,成就大业,与他善于用人,推行法治,长于谋略,不计前嫌有莫大的关系,他无愧于当时谋略最为卓越的人。
尽管世人对曹操的贬抑与对他的赞扬一样多,但是他依然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是千古第一枭雄。
本文由'项彩'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