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奉十三个皇帝的不倒翁冯道
冯道在古代,史学家对官场不倒翁冯道的评价很低宋代的欧阳修曾在《新五代史》中骂冯道不知廉耻为何物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说他乃奸臣之尤然而在近代民主思想的影响之下,有些历史学家对冯道做出了不同的评价,如南怀瑾樊树志等,认为冯道见风使舵的行为在动乱的五代十国中,无论是对于历史的发展,还是文化的保留,都是功大于过
那么,冯道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究竟是有道还是无道呢?
说他无道,大抵有两点原因首先,认为他没有政治道德,所谓有奶便是娘,不忠不义,没有一点儿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气节其次,是他对契丹卑躬屈膝的态度石敬瑭曾派冯道出使辽国,以表示对父皇帝的尊敬,冯道毫不犹豫,说:陛下受北朝恩,臣受陛下恩,有何不可?契丹主让他留下时,他又不肯义正词严地直接拒绝,还称南朝为子,北朝为父分明一脸奴才相!
按照如此标准来看,冯道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不妨结合史实分析一下冯道曾多朝为官,是个经验老到的政客,如果按照我国古代正统思想来看,他的确不忠不义,丧尽了读书人的气节但是单单这样看未免忽视了客观历史条件:那是一个异常动乱的年代,短短的八十余年,皇帝不知道换了多少个,而且都是边疆的少数民族当时就相当于由外国人统治中国,他一个中国人,是否应该忠?如果应该,在朝代的频繁更迭中,在一个比一个残暴昏庸的皇帝中,他要选择哪一个作为忠的对象?反过来看,无论哪个朝代的君主都请他去做官,更证明他实实在在是个好官,是肯为老百姓做事的人,在这八十年的大乱里,他不忠为百姓带来的好处该是远多于他忠带来的好处的再说契丹一事首先,他不曾参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卖国勾当,和石敬瑭那样的卖国贼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无论他嘴上怎样说,心里还是非常不想留在契丹的,他的恭维不过是韬光养晦的一种手段后来辽主耶律德光入开封,任他为太傅,使得他能够在暗中保护中原人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契丹的残暴统治,在复杂的形势下减轻了契丹入侵带来的破坏
至于古时的史学家,往往由于受忠君思想影响较深,在没有对冯道的施政惠民进行客观考量的情况下,就先入为主地贬低他的历史形象这样的历史观显然是不对的
本文由'郜映云'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