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行为“差之毫厘”,艺术“谬以千里”

  2月8日,武汉光谷街头一位女子用铁链牵着三位男子在地上爬行,期间有男子更匍匐在地,舔舐女子脚上的鞋。组织者称这是行为艺术作品,是为了表现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呼吁男女平等。

  反抗男权社会,呼吁男女平等,这是无可非议的。可以说,是社会的责任、公民的责任。这几位行为艺术家,别出心裁,不惜以虐待男性的形式,来表达男女平等。问题是,未来的男女平等难道是男性臣服于女性?是男性用枷锁将自己套牢,任由女性支配与指挥?这种行为艺术所表达的效果,不仅令男人毛骨悚然,可能也令女性反感厌恶。

  如今,是一个行为艺术频出的时代。几年前,一位25岁的行为艺术爱好者阿悟空,为了向人们说明金钱不是通向幸福的唯一道路的道理,决定用步行磕头的行为艺术来进行解答。阿悟空,你以为自己是孙悟空呀!孙悟空能捉妖除魔,你的行为艺术能除去妖魔化的金钱吗?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金钱万能等诸多问题,不是一两种行为艺术所能解答的。还有,某音乐学院与某美术学院曾经联合上演过名为《@41》的行为艺术41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全裸,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以多米诺骨牌的方式逐一倒地让行为艺术裸奔。

  行为艺术,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引渡到中国之后,中国的行为艺术爱好者,更多的时候是,有行为,但不艺术。有人评价:在行为艺术的发展中部分创作者更以自虐、伤害、鲜血等极端行为作为表达的主要方式,直接挑战人性和道德的极限。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并丰富生活、改善生活倡导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行为艺术也应该如此。如果其行为就跑偏了,又有什么艺术可言。行为差之毫厘,艺术谬以千里。

  作为艺术大家族的中的一员,行为艺术要秉承艺术的一般属性,遵从艺术的发展规律,尤其要虔诚地接受艺术批评。自有艺术作品及其传播、消费和接受以来,艺术批评就随之产生和发展,并且构成艺术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和艺术活动整体中的一种动力性、引导性和建设性因素,既影响艺术创造,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的发展,又推动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可眼下,行为艺术一意孤行,视批评为耳边风,这种行为本身就失去艺术。行为艺术不是匍匐于地,而是站起来,有尊严地走下去。

本文由'铃语mm丶'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