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阿坝县房舍建筑艺术

  走进阿坝草原,映入人们眼帘的除了苍茫无际的雪山,辽阔无垠的大草原外,还有许多人们预料不到的景观时时闯入人们的视野,特别是那一幅幅令人欣喜和激动的“半农半牧区”生活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的阿坝人民,正在这片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创造着自己闪烁生辉的优秀文化,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生活风情,并把历史传统、宗教文化、人民的心理素质融进了生产与生活的习俗之中,以高雅优美、朴实、文明的风貌,展示出了对美好生活的的向往和追求之情,安祥适然的民居,徜徉在高原落日的余辉中,用泥土夯筑成厚重的墙,撑起了高原农人们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百转千回,经历了风霜雨雪却兴趣盎然,这些个性独特的建筑群落,张扬着高原人生命的节奏。它们把大片青春留给了大自然,把大片天空留给了阳光。他们把草原作为自己永世不移的母亲。因为,在这块土地上,有他们取之不竭的源泉,世代的付出和有限的索取,使他们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土塬围成的陋居

  在阿坝县城(广大农区)一带,其定居房屋多以黄土夯筑高墙或是用柳条编制而成,然后再用牛粪和泥土糊面。这种房屋的显著特点是避风、保暖。牧人们还常常在房院内用草皮或立木条筑成方形院墙,以示美观、大方。

  如果说寺院建筑是这个民族心理受重的支撑点,是藏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民居建筑就应当是这个民族对生活的理解,对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灾害的一种深刻注释了。阿坝县民居建筑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石头、粘土和木料。他们正是采用这些简单的建筑材料,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在这块土地上建造出了这些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高原民居群落,为高原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本文由'勾子轩'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