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大地史诗(一)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和平淡。
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
我国的河流水系,除横断山区外,基本都是自西向东流,各水系之间有分水岭阻隔。为了扩大活动空间,人们自然想到沟通各水系的运河,以缓解陆路来往的艰辛。
京杭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在今扬州南北,利用连接成串的天然湖泊沟通了长江和淮河。后又利用菏水和鸿沟把黄河和淮河联系起来;用灵渠穿越南岭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又开凿了白沟等运河,黄河和海河水系直至滦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的南北通道已经形成,其中包括了初期的京杭运河。
在以后的各朝各代,固然水道兴废不一,但水道网络却始终存在,并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延伸。在隋朝和元朝,又有两次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前者都城在西,后者都城在北,淮河以北的线路有很大的改动,但重点基本没变。
一次耗时数百年的初创,两次巨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和无法胜数的小规模改建、扩建,构成了京杭运河的全部历史。它是数十代人的集体创造,它关连着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承载帝国梦想
中国历史上秦、隋、元的三次大统一都把建设京杭运河作为优先规划和实施的大事,历朝历代都把维护运河的通航作为要务。运河已经成为国家的生命线,它承载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旧唐书·崔融传》描绘了京杭运河水运网在国家经济上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轲巨舰,交贸往还,昧旦永日”。当时唐朝都城的运河港口广运潭尽收天下财富,汇聚着全国各地的舟船,“若广陵则锦、铜器官端绫绣,豫章力士瓷饮器,宜城空青、石绿;吴郡方文绫。船皆尾相衔进,数十里不绝”。
唐宋时期大量来中国朝圣或求学的国外使者和学者多由运河来去,他们生动地记载了运河及其沿岸的繁荣景象。《马可波罗游记》中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对运河的叙述。运河所经过的地方,名城荟萃,人才辈出,是我国历史面貌的重要见证。
水利工程的典范
京杭运河行经不同地形、地质和水资源条件的地区,这使运河的修建、维护极其困难和复杂。然而我们的祖先却解决了运河的众多难题,在水利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先人们根据运河各段的具体条件,做出了各具特色的高水平的工程规划,综合解决了汇水、引水、节水、行船、防洪等难题,实现了运河全线的通航。其中,白浮引水、引汶济运、南旺分水、清口枢纽等工程,至今为国内外专家所赞叹。
京杭运河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一个奇迹。它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洪泽湖;它综合解决了蓄水、运河供水、冲沙、分水、防洪等多项水利需求;它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斜面升船机,其中最大的瓜洲堰,以22头牛作为升船动力,使得长江中的航船能够进入苏北运河;它还有大量人类早期的通航闸门,特别是宋代在今淮安附近的复闸,是世界上最早的两个闸门的通航船闸。在元朝,运河上已有了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等多个渠化河段。
本文由'谬怀'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