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老北京胡同办创意市集

  “磨剪子抢菜刀”、“卖冰糖葫芦”……昨日,南锣鼓巷胡同内,穿着传统服饰的民间艺人现场表演老北京叫卖。当日上午,有着800年历史的东城区南锣鼓巷聚集了各路人马:民间艺人、创意设计师和普通百姓。“南锣鼓巷胡同节—创意市集”活动将持续到26日。本报小编 薛珺 摄 A11·北京社区

  昨日,南锣鼓巷胡同节上,秧歌队在胡同里表演。本报小编 薛珺 摄 地点:南锣鼓巷胡同 “磨剪子抢菜刀”、“卖冰糖葫芦”……南锣鼓巷胡同内,几名小贩身着清朝服装,将老北京的叫卖声吆喝得字正腔圆。 昨日上午,有着近800年历史的东城区南锣鼓巷聚集了各路人马:民间艺人、创意设计师和普通老百姓。“南锣鼓巷胡同节—创意市集”在一片叫卖声中开始了。 民间工艺 手艺人展示传统绝活 在民间工艺现场制作区,一位黏毛猴的手工艺者边展示民族传统绝活,边告诉过往游客,“毛猴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一家药店里的两个伙计在摆弄中药时,偶然用蝉蜕、莘荑、白芨、木通等4味中药,做出形象逼真的小毛猴儿,由此流传下来,这是一项北京独有的民间手工艺。” 一旁,民俗老物件收藏爱好者宋振忠吊起嗓子,开始叫卖老北京服饰。捏面人、吹糖人、葫芦烙画的摊主们纷纷拿出看家绝活。 从海淀赶来的白领赵女士在茶艺师的指导下自制普洱茶饼。“烧开水后把晒青毛茶放进蒸笼,等锅里的水慢慢烧开,茶叶开始变软。8分钟左右,将蒸好的茶叶倒进布袋……”在茶艺师的一步步指挥下,赵女士体验了一把DIY普洱茶饼。 创意市集 只接纳“原创”东西 在“创意市集”,闯入眼帘的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稀罕物:手绘鞋、手绘麻布袋,世界名画涂鸦、现场制作的纸板钱包,玻璃钢制成的手绘桌上摆件以及精灵古怪的布艺玩偶…… 主办方介绍说,约有1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意人士参与了“创意市集”活动,能够到这里“摆地摊”的“摊主”都事先通过网络提交申请并经产品审核,只有真正“原创”的东西才能进入胡同“创意市集”。 从云南来的小方展示的是自己原创的多插口USB饰品。他向小编演示,这个长得像烟灰缸的饰品共有四个USB接口,不仅方便用户存储,还美观。 前来“赶集”的人流中,除了喜欢追求新鲜的年轻人,还有高鼻梁深眼窝的老外。 据一位摊主AIKO说,“创意市集”的理念来自英国,英文名称“i-Mart”,既可以翻译为“点子市场”,也可以代表“我是艺术”,目前已在全国流行。 ■ 声音 香港游客文先生:来京多次还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传统民间绝活,最喜欢面人,想亲手做一个带回去。 62岁的义务治安员刘大妈评价“创意市集”:“年轻就是有朝气。” 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禹拥军:南锣鼓巷位于故宫北侧,是从地安门东大街一直延伸到鼓楼大街的一条老胡同,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是元朝“棋盘式”对称街巷布局的典型代表。

本文由'漆雕任'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