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保安族概述(习俗信仰禁忌等)

  概述: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保安族人口数为16505。聚居区的保安族使用保安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主要聚居在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各县和青海省的循化县。

  大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文。“保安”系本族自称。旧时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而被称为“保安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根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

  历史

  保安族是由元明时期一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带驻军垦牧,同周围各民族融合而成。分布:甘肃省保安族自治县。

  保安族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不足1.3万人。90%以上居住在临夏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以大河家乡的大墩、甘河滩、梅坡村(后甘、梅合并)和刘集乡的高李村一带最为集中。这里梁峁、沟壑、山谷、河谷交错纵横,水草肥美、林木葱郁、泉水潺潺,是一块宜农宜牧的理想之地。

  保安族以色目人为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回、藏、土(青海同仁土族)等民族互相交融发展,历明、清两朝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

  保安族,根据传说及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一般认为是元、明时期以信仰伊斯 兰教的一支蒙古族为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部分回族、藏族、土族等而逐渐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以四川、陕西等地迁至青海同仁一带的“回回”人为主体发展 而来的。保安族名称是由地名而来。明万历年间曾在青海同仁县设置了保安 营,修建了保安城,当时住在这里的有青海的吐蕃、土族,甘肃的回族、蒙古族和从河州(今临夏)来这里屯垦戍边的官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保安族。

  宗教信仰

  保安族人民长期以来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内部也有老教、新教之分。至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保安族地区,尚无定论,据文献记载,在明初保安人中就已有伊斯兰教徒。但在保安地区普遍接受伊斯兰教,是在清康熙年间。在老教下分若干支派,两个主要的支派(门宦):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这种门宦制度实质上是一种宗教封建特权制度。伊斯兰教在保安地区传播,特别是伊斯兰教各门宦通过政治和宗法手段对族内控制,宗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生活,而且对保安族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作用和影响。

  生活习俗:

  保安族的饮食多以小麦、玉米、豆子为主食,通常是吃馒头、面条、油香、馓子、散饭或搅团(在开水锅内撒面粉,搅成糊状,稠的是搅团,稀的为散饭)。肉食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等肉。保安族“油香“可称得上是河州第一,凡尝过者无不交口称赞。

  保安族的家庭,过去多为为家长制的大家庭。现在,已完全被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所取代。家庭中父母为绝对权威,对子女婚姻实行父母包办。解放前,保安族不与非伊斯兰民族通婚,而且不同教派之间通婚情况也罕见。习惯早婚。还要取得教主的许可。不过,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改变。男方从说婚到结婚,至少要送两次彩礼,礼金很重。第一次说亲时,称“定茶”;第二次在举行婚礼前,称为“干礼”。结婚选在“主麻日”。新娘过门后,三天不吃夫家饭菜,而是由娘家送来。

  服装特色:

  保安族服饰有特殊的地方。男子喜戴号帽(白布圆小帽),穿白衫,套青布坎肩。在节日时戴小礼帽,穿翻领大襟藏式长袍,束腰带,系腰刀,足登长筒马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现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节日

  保安族的婚俗礼节、丧葬仪式也都严格按伊斯兰教教规举行。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也都是保安族的重大节日。开斋节,又称"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回归和欢乐的节日。这一节日是保安族人民最欢乐、愉快的日子。人人穿上最新最美的服装,家家户户炸"油香"、"撒于"、"果果"等香甜美味的面食。男人们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礼拜。男女老少互道"色俩目":祝生活幸福,合家安康,节日愉快。

  禁忌

  保安族的禁忌与其它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近似,如不食猪、马、驴、骡肉等。到保安族人家做客,不能进厨房、女人的卧室,不许坐在门坎上,尤其是女人,更不能坐门坎等等。

本文由'邻家小凝'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