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战国时鲁国邹邑人。他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晚年与其弟子编成《孟子》一书。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认为教育的内向作用在于将心性中固有的善端存而养之,扩而充之,以成为贤人、圣人;其外向作用在于善教得民心,得民心,斯得民矣,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圣贤或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兴办庠、序、学、校等教育机构,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的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体。其德育原则与方法:一是养心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二是反求诸己。亲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知;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三是尚志养气。尚志是要居仁由义,能如此则理直气壮,否则理屈气馁。养气是养吾浩然之气,其气至大至刚,凛然豪迈。其气由正义行为积累而生,一旦行有不慊于心,就馁矣而不复存。四是磨炼意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教学思想有:其一,教书要虚心。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其二,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其三,由博返约。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其四,读书要存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其五,专心有恒。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其六,盈科而后进。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本文由'一条小梦华'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