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响 古代敲击乐器
画中的方响
方响是我国古代很有艺术特色拜具有固定音高的敲击乐器。它出自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的北周,后为隋、唐燕乐中常用的乐器。它通常由十六块晋板根据膏高顺序排列而成,用小铁褪或木褪敲击发音。
方响约始于南北朝的梁代。《旧唐书音乐志》载: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业指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又据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唐牛殳《方响歌》: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可知唐代方响由圆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块铁片组成,用于宫廷燕乐。宋陈《乐书》绘有方响图像,系由16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铜板(或铁板)组成,分上下两排以绳悬垂于特制木架上,以小铁锤敲击。其音律编次为:下排自左至右为黄钟、太簇、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南吕、无射;上排自右至左为应钟、黄钟之清、太簇之清、姑洗之清、仲吕之清、大吕、夷则、夹钟,十二律俱备,并附四清声(四个高八度音)。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方响曾有独奏乐曲《惜春》、《玉京春慢》和与筝、琵琶合奏的《令神曲》等。唐宋诗文中多有关于方响及其演奏技艺的描述,说明方响在唐宋时期曾盛行一时。宋以后使用渐少。明清时期仍用于宫廷雅乐中,在民间已失传。
本文由'皋谷蓝'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