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泰山崇拜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 苏北,而以泰山为中心,大汶口先民最早把泰山奉为神山、圣山。在大汶口文化系统中,泰山以南的大多数墓地,墓向大体朝东,历数百年仍大体一致,显然是受某种原始信仰的支配,反映的或为本氏族来源之处,或为死后灵魂所归之地,都同日出东方日落西山的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这是太阳崇拜的萌芽。在一系列泰山神祇身上,也若明若暗地含有崇拜太阳的含义,如泰山地区属少昊之墟,少昊之昊,从日从天。值得一提的是:大汶口先民对太阳和泰山的崇拜,不是孤立单体崇拜,而是一种复合崇拜。陵阳河遗址发现的由日、火、山组成的陶文符号,整个图形文字反映的正是史前先民在大山之上,祭日以祭天的生动形象。 东汉末年,东阿程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 三国志魏书 》卷14引)一直到今天,人们仍有到泰山顶观日出的习俗,当成人生一大快事。先民们对高接云天的泰山原始崇拜,也正是中华大地在上古时代广为流传的日神崇拜的缩影。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在古代盛极一时,对大山崇拜是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对山岳的崇拜,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山海经五藏山经》将我国大山划为5方21个山区,并分别记载了关于这些山区 521座山的神灵和祭祀。泰山信仰的形式和发展,尽管较为复杂,但信仰首先源于人们对大山的崇拜。泰山的本来意义就是大山。 高山是庞然大物,而且与天地相交接,盖名山大川,两者物形之最巨者,巨则气之所钟也巨,而神必依之。(《明孝宗御制重修东岳庙碑记》)对山的崇拜,也就是对天地之间大物的崇拜。史前时代先民对泰山的崇拜,很难留下当时的实物供我们考察,考古资料寥若晨星,但是今天还能在文献记载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据《尚书》、《礼记》和《周礼》等书看,三代及以前一段时期,虽然已脱离了最原始的崇拜,但遗存的自然崇拜之风依然盛行。正如《礼记祭法》所生动概括的那样: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日神。而泰山处于古代东夷文化中心地带,南麓有大汶口文化,北麓有龙山文化,自然形象雄伟,有拔地通天之势,被认为触石而出,寸肤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春秋公羊传》)云雾缭绕,滋润着大地万物,更罩上一层神秘色彩,齐地八神之二的地主就是泰山,先民们把泰山奉为神灵加以祭祀。

本文由'凭诗桃'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