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广昌孟戏-戏曲声腔的“活化石”

  每年七八月间正是一年农事最忙时,然而在广昌县甘竹镇刘家农民剧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华灯初上之时,剧团内灯火通明、鼓乐喧天,演员们在白天田间劳作之后又不顾辛劳排练孟戏。剧团团长谢良生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广昌孟戏正式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体演员闻之激情满怀,纷纷表示要尽心尽力将广昌孟戏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孟戏以前只在每年的正月演出一次,用于宗族的祈神祭祖活动。孟戏在广昌县原有三路,现存甘竹赤溪曾家孟戏和大路背刘家孟戏,而舍溪孟戏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湮灭。我国民间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并有许多剧种或说唱演出,但整本的孟姜女南戏本,被认为早已失传了。而广昌县甘竹镇赤溪曾家村的全套南戏本《孟姜女送寒衣》和大路背刘家村的传奇戏《长城记》,统称为《孟戏》,却分别从500多年前和400多年前演唱到今天。

  曾、刘两个农民剧团演出的《孟戏》都是以曲牌体的高腔谱唱,一唱众和,多在后句的下半句帮腔,并有“杂白混唱”的特点。明代南戏有弋阳、昆山、余姚、海盐四大腔,曾家《孟戏》唱的是南曲,比弋阳腔还要古老,后来吸收了一些海盐腔。虽经数百年的口传,但五音符的古曲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字多腔少,比较简单原始,节奏快,用的是广昌官话,一般能听懂。伴奏的都是鼓、锣、钹等打击乐器。刘家演的《孟戏》唱腔主要是海盐腔,夹有弋阳腔、青阳腔和徽州腔。据文献记载,时称官腔雅调的海盐腔,悠扬悦耳,十分动听,曾风靡全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著名的《牡丹亭·还魂记》就是采用海盐腔的曲牌创作并演出的。

  广昌孟戏在一个镇的几个山村,有不同的剧本、不同的唱腔,都以孤本的形式保留了孟姜女故事的整体全貌,同时传承四五百年的历史,填补了古南戏“孟戏”的空白,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被誉为我国古老剧种的“活化石”。广昌孟戏为中国戏曲史研究、民俗研究和海盐腔等古唱腔的研究继承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科研价值和社会学价值。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戏曲史专家流沙先生分析:曾、刘两家流传至今的孟戏剧本都是古南戏的孤本,弥足珍贵,堪称国宝。

  为传承发展孟戏文化,自1962年起,广昌县政府组织戏曲、文史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对孟戏进行了大量的抢救性挖掘整理保护,至今未曾中断。1984年10月,省戏曲研究所将全套刘家孟戏和《画桥分别》、《滴血认夫》、《姜女送衣》三个折子戏录像,保存在省艺术档案馆。2005年,著名戏曲学家毛礼镁在台湾出版专著《江西广昌孟戏研究》,用30万字对孟戏的沿革、剧情、音乐、关目、习俗、传承作了全面精辟的论述。与此同时,为确保孟戏演出队伍后继有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广昌县就在省政府的扶持下创办了“江西省文艺学校广昌分校旴河(孟戏)班”;甘竹曾家孟戏剧团的老艺人于2004年初,在艰难的处境中成立了“孟戏少儿艺术班”,23名村中少年利用寒暑假、双休日在老艺人们手把手的传教下,如今已能成功演出《孟姜女送寒衣》全本。去年七月中旬,《中国音乐》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樊祖荫教授,带领十多位声乐研究专家,深入曾、刘两村考察孟戏后,专门召开了“广昌孟戏”音乐座谈会,对广昌孟戏的发掘保护工作建言献策。如今,孟戏已被我国戏曲界广泛认可,同时也已成为广昌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由'连枝来了'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