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文山彝族

  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土著民族。据史书记载,彝族先民大批进入文山地域的时间,远在1200年前的唐代。彝族先民的“乌蛮”支,元代分化混合组成37部,其中的王弄山部就住在今文山县的回龙;教化山部居住在今文山城西。文山州的彝族自称繁多,他称可分黑彝、白彝、倮、仆、撒尼、孟等,他称支系多达21种。文山州的彝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现有人口323229人(2003年统计)。

  彝族历史上无姓氏,实行父子连名制,即父名的最后一个字就是子名的第一个子。彝族现今的姓,大多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官赐。彝族各支系均有自己的民族语言。长期的民族间的交融,绝大多数彝族通汉语。

  彝族传统服饰,色彩缤纷、工艺精细、式样繁多、内涵深沉。用红黄蓝黑青紫白诸色搭配制作的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具有东方民族服饰艺术的鲜明特色。所用颜色内涵为:蓝,表示圣洁民族的发源之地;红,表示血与火的战争和历史;绿,象征高山与森林;黑,记录祖先迁徙中渡过的江河;白,是灾难与不幸的辛酸;紫,部落的相交与融合。彝族传统服饰,书写了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历史。

  火把节是彝族的盛大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进行。火把节属祭祀性节日,祭祀内容为祭祖先、祭龙神、祭土地神、祭庄稼神、祭雷神等。节日那天,家家杀鸡杀鸭杀羊,忙个不亦乐乎,快乐无比。最快乐的时间是晚上,全寨的男女青年,举着烈烈燃烧的火把,到田间、地边四处走动。他们摇动着手中的火把,不停地呼唤呐喊,意为斗魔除妖。之后,各路男女青年,汇聚一处,集拢火把,燃起火堆,围着火堆跳起弦子舞,唱起情歌,欢声笑语,热情奔放。

  花脸节又称花节,是部分彝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处九、初十日举行。初八这天,全村姑娘欢聚一起,宰猪杀鸡,酤酒做菜敬神灵。敬罢神灵,再挑选出最好的酒肉奉送给村中的老人。然后,她们才邀约村里的小伙子来团团围坐,互相敬酒用餐。餐毕,男女青年就去到村头寨边,拿来墨或锅烟,打打闹闹互相往对方脸上涂抹。一直到所有男女青年的脸都被抹得花黑,大家已笑够闹足,才肯罢休。过花脸节的彝家人认为,这晚被抹花脸的人越多,才更加预示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荞菜节是马栗坡、广南、西畴县部分彝族中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龙日举行。过荞菜节的主要仪式,是到地里喊荞“魂”回家。这一天,家家杀猪或杀鸡,做一桌丰盛的菜饭祭献祖宗。祭毕,家人团团围坐,共食美餐。餐后,男女青年还要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对情歌,跳葫芦笙舞。

本文由'折梅雁易'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