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阳城居住习俗

  房以砖木结构为主。解放前,院多为四方四正的四合院,房多为上下各三间的两层楼,依地形之高处确定主房。主房屋坡高出其它楼。出楼道,宽为1—1.3米,设有栏杆,高约1米。楼道之设既样式别致,又行动方便,凭栏俯视院落,别有一派风光。富者多住“四大八小”的四合院。“四大”即东、南、西、北四面正房各三间;“八小”即在院四角四个小院各有两面房(一面三间,一面两间者较少,一面两间,一面一间者较多)。全院两层结构,一楼一梯或两楼一梯,楼杆精意雕刻,图案极为美观。现在保留完好的南安阳潘家院可称旧式四合院的代表。一般人家因地制宜住棋盘院、簸箕院、曲尺院等。本世纪70年代,学大寨多盖排房。80年代多圈院,用水泥钢筋结构的平顶房逐渐增多。一套几间的住式已被年轻一代接受。

  四乡因地制宜。北乡的町店、寺头、芹池、羊泉等地因土厚质好,旧时多挖土窑,现多用砖圈窑房(上为拱形)。西南及南部山区缺煤少土之地多用石板块砌房。全县一般人家修房,多在下面用砖,其它三面用土坯,富者则全用砖。室内多盘炕,炕连炉台,不通烟道,取暖食宿甚便,但在冬季夜睡极易煤气中毒。羊泉、寺头和西南乡偏僻山村有火炕,烟通炕下过,从后墙出。

  院门不朝北。院门若与房门相对,必打照壁。院门多有小屋坡,以挡风遮雨。门讲严实。通常院门为两扇木板,房门为多种图案两两对称的格扇。门上有透光的卧格,也颇讲究图案。

  解放前修房,左右和背面屋坡多为出檐椽,以占滴水和山翅,现多用封裹檐砖包椽梢,略出于墙。

本文由'乐清懿'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