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善行者究其事,善学者究其理(ldquo 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rdquo 是什么意思)

善行者究其事,善学者究其理,ldquo 善学者尽其理 善行者究其难 rdquo 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善于学习的人详究事物的道理,善于实践的人能把事物中的疑难探究清楚。

2、出处荀子所著《荀子·大略》。

3、节选: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8、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9、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10、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11、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12、”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13、译文:君子说:学习不能够停止不前。

14、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而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还要寒冷。

15、木材挺直的如同木工的墨线,但用火烘烤,就可使它弯曲,进而做成车轮,它的曲度就像与圆规画的一样,即使再经过烈火的烘烤,太阳的暴晒,它也不能再恢复原样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16、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加工才能取直,金属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学习广泛,而又能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不会犯错误了。

17、扩展资料作者介绍: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18、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19、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20、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21、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2、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23、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

24、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

25、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2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熙苒baby'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