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轮台文化活动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誉称,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锡伯、乌孜别克、塔塔尔、满等民族都能歌善舞,伴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新疆歌舞流传到日本、缅甸、朝鲜、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地。据我国《史记》、《汉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汉代,于阗乐就已在汉宫廷演出。龟兹乐舞、疏勒乐舞、高昌乐舞、伊州乐舞和天山以北匈奴族的悦般乐都是见之于史册的乐舞瑰宝。唐代官制的10部乐中,就有出自新疆的《龟兹》、《疏勒》、《高昌》3部,唐玄奘西行取经途中,曾欣赏过龟兹乐舞,赞叹龟兹是“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古代新疆还产生了像苏祗婆、白明达、裴兴奴、何妥、尉迟青、尉迟章等一大批音乐演奏家、作典家和音乐理论家,他们曾以就职朝廷、掌管音乐、传艺演奏卓有成就而被载入史册。

  叼羊

  叼羊,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族的牧民群众、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叼羊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剧烈的运动。一般都在节庆或表演时进行。有分队和不分队两种方式。主持人把一只割去头的羊放在指定处。枪响后,甲乙两队共同向羊飞驰而去,先抢到羊的同队队员互相掩护,极力向终点奔驰,双方骑手们施展各种技巧,围追堵截,拼命抢夺。叼着羊先到达终点的为胜方。获胜者按照当地的习俗,将羊当场烤熟,请众骑手共享,称为“幸福肉”。

  达瓦孜(走高绳)

  达瓦孜(走高绳)是维吾尔族民间的一种杂技、体育形式,源于古西域“杂戏”,东汉张衡《西京赋》有:“走索上而相逢”之记。

  “达瓦孜”是维吾尔族民间的古典技艺,这高难的绝技可不是轻易能看到的,所以每当有这种表演,观众一定是人山人海。只见在宽大场地上高高竖起几根木杆,最高的有30多米,从地面到每根木杆的顶端,都用粗绳联系着。随着哨呐鼓乐声起,但见表演者双手横握一根横杆,光着脚踏上绳子,敏捷地向竖杆的顶端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做出坐、卧、单脚立等各种姿势,忽然又猛一“失足”坠下,会场观众“啊”地一片惊呼,接着便发现表演者巳稳稳地骑在绳上。场上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接着,他还在绳上蒙眼走绳、倒立走绳、飞身跳绳、踏碟走绳……,把观众的心弦拉得紧紧的。万众歌舞、鼓乐喧天的狂欢场面一连持续3天,维吾尔人的炽热奔放的心胸,也渲泄得格外痛快淋漓。

本文由'谷梁千筠'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