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民族婚俗大观

  ●惠东女奇特的婚俗

  惠安沿海一些地方曾流行过奇特的婚俗,妇女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只有过年过节及农忙时到夫家住一两天,直到怀孕了方可长住夫家。住娘家的时间至少有二三年,最长达20年以上,五六年七八年的司空见惯。长住娘家媳妇俗称为“不欠债的”,住夫家的称“欠债的”。她们每年到夫家不上十次,每次不超过三日,回夫家时多半要用块布遮着脸,到晚上熄灯后才能去掉,第二天天亮又得跑回家。怀孕生子时不能生在娘家,必须在夜间赶到夫家生产,因此常有生子于路上。由于妻子很少到夫家,到夫家又多于夜间,且多用布遮脸,所以常出现夫妻多年可互不认识的怪事。

  传说,惠安某乡张某结婚已6年,其妻回家总共不到9天,且多在夜间回家,彼此互不认识。

  一次张某上街买葡萄,而卖者恰好是其妻,因两人互不认识,还讨价还价,争得面红耳赤。还有一个姓蔡的结婚多年,想买些妇女装饰品送给妻子。卖装饰品的妇女正是其妻,他不认得她,而细心的她认出了他,她不收他的钱;他感到非常奇怪,回到家里说了这件事,人家都笑他。后来他才知道,自己是在向妻子买首饰送给妻子。此事变被当成笑料传开。

  在这种奇特婚俗下,即使夫妻感情不错的,也不能表现出亲密,否则会被娘家的女伴饥笑。这种长住娘家的婚俗,自不是惠安一地独有,其他地方如广东、贵州也有过。在广东称“不落家”,在贵州称“坐家”。惠安女长住娘家大都尊守一夫一妻制,不搞婚外恋,这可说是惠东女长住娘家的一大特色。

  这种奇特婚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的交往密切,在不断变化中。

  ●海南苗族:咬手定情

  伸手给哥咬个印,越咬越见妹情深,青山不老存痕迹,见那牙痕如见人。

  这是流传在海南省苗族的一首歌谣。咬手是海南苗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一种独特方式。

  每逢节假日,特别是三月初三,在槟榔树下,芒果林中,小河溪边,山坡草地上,青年男女唱起美妙而动听的歌曲,抒发自己的理想、情趣和心愿,寻求自己的意中人。随后,小伙子拿起弓箭、鱼叉到河溪里抓鱼,姑娘们在溪边烤筒饭和煮鱼,直到太阳落山才散去。如果小伙子相中心爱的姑娘,晚上便用口弓、鼻箫、树叶吹着婉转动听的曲调,来到姑娘的隆闺(女青年自住的茅房)外唱开门歌。如果姑娘不唱闭门歌,便会开门走出来,一起到草地上或竹林里点燃篝火对歌跳舞,互表爱慕之情。这时,姑娘听了小伙子的求爱后,便羞答答地拉起小伙子的手咬一口,如果咬得很轻,而且很有礼貌,小伙子便明白姑娘是表示拒绝或暗示自己有了意中人;如果姑娘咬得很重,甚至咬出血印,则表示姑娘对他十分倾心,愿意接受小伙子的爱。咬手定情后,他们便各自拿出最心爱的手信,如戒子、耳环、竹笠、腰篓之类的礼品,互相赠送,作为定情物,以示终生相伴。

本文由'载绿兰'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