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金乡新年“卖善”唱和

  卖善是卖好嘴,说好话的意思。它的来源,据说是乾隆皇游江南时,遭遇不测,山穷水尽,又不能暴露真实身份,于是去卖善乞讨。所以卖善的口头禅中有卖善哦卖善,卖点麻糍(年糕)过过年。

  卖善有卖三不卖四之说,即过了正月初三就没有卖善声了。通常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的晚上,八九点钟开始,一户户轮过来。由卖善头领唱,众跟随和尾。卖善头均唱一些祝福的话。但如果你迟迟不把糕炒米、年糕等拿出来,他也会唱几句戏谑不恭的词语。

  也有的大院子,为了在过年过节时热闹一下,事先在八仙桌上放上四大盘食物(包括水果),那么卖善头就要根据桌子上所摆的东西,唱出它们的来龙去脉。有的还有一定的难度。如石块上放一个铜钿,要唱出它的典故(在灵溪附近有个村,传说汉刘秀逃难时,这个村的一块石头竟载了皇上流过江,这村后来就叫流石村)。石头代表流石,铜钿代表皇上。这种现编现唱的本领,一般来说,卖善头已驾轻就熟,总能过关。但也有被刁难得面红耳赤,唱不下去的。

  总之,卖善这风俗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有它存在的意义。如增加节日的氛围;恩赐一些过年货给穷人的孩子(跟随卖善头和唱的孩子大都家境寒酸);还有提醒在过年时注意防火防盗;另外,卖善的唱词中也包含了民间的文化艺术。

  当然,在历史的长河里,民风民俗(包括男娶女嫁、丧葬等红白喜事)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改变、改造、兴衰和起起落落。

本文由'努力啊大梓倩'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