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屈家营古音乐

  屈家营古音乐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创始于元明之际,源于佛教寺院音乐,是宋元以来南北音乐交流的产物,即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备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

  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永乐至清嘉庆年间,可鉴证的是毁于“文革”期间的一顶“天纙”,该“天纙”是音乐会坐乐时所用的一种棚帐,边条上绣有文字:本会自开会以来,已不详其数载,嘉庆年间行将失传,现有某某人等扶持资助,于咸丰年间再兴本会。据此,屈家营音乐会在清代中叶就已存在了。迄今为止,音乐会共续谱五次。第三、四、五次续谱的时间分别是咸丰三年(1853年)、民国37年(1948年)和1980年,这三种谱本至今完好无损。

  屈家营音乐会在历史上曾几度辉煌:清康熙年间,音乐会应邀请入宫,康熙赐龙、凤旗各一面,黄罗伞一把、笙两攒、8孔玉管一支、笛两支,其中8孔玉管延用至今;抗战胜利后,音乐会出现了第二次鼎盛时期,乐手满棚,乐器双套,乐谱完整;改革开放后,音乐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1984年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定期派专家进行指导、扶植,并在固安召开了“全国首届鼓吹乐艺术研讨会”;1987年音乐会赴北京音乐学院和参加亚太地区文化交流演出,在音乐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美、英、澳、日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屈家营考察学习;2000年音乐会先后荣获全国“群星奖”银奖、河北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音乐大赛特等奖。屈家营音乐会尊师旷为祖师,以儒家思想为正宗,曾在清咸丰三年、抗战时期及文革期间历经了三次危机,经过几代乐手和村民的舍身相救,才使乐谱和乐器得以保存。

  乐队为固定编制,24名乐手为“满棚”音乐,12名乐手为“半棚”音乐,记谱方式完全是古代的“工、尺”谱,教学采取口传心授方式,学者皆须背会所有曲牌方可接触乐器。由于演奏场合不同,乐队排列分坐乐与行乐两种。会乐时,乐手们围一长桌而坐,管乐在长桌两侧,云锣和其他打击乐在长桌两端。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乐手们围成一个弧形,鼓居中,两副钹,铙及铛子、镲分坐在鼓的两侧。行乐时,乐队呈二路纵队,顺序大体是:会旗、笛、笙、管、钹、镲、鼓,行乐时不用铛子。

  屈家营音乐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现存《玉芙蓉》、《纣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音乐带有浓郁宗教色彩,融僧、道、儒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的吹奏打击乐,套曲《普庵咒》是南宋普庵师的咒语化为音乐语言的产物,音乐会吹奏的这支套曲比1592年见世的同名琴曲要早出约两个世纪。2006年,屈家营古音乐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本文由'瓮涵易'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