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克孜勒苏“叼羊”

  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的马上叼羊基本相同,独有的牦牛叼羊,又是异花一枝。赛场通常设在草场或碎石戈壁,参赛双方各出40人,有时也可百余人,阵势宏大,犹如战场。骑手们都是膀宽腰圆的汉子,他们将娴熟精彩的马术,顽强拼搏的精神,民族的勇猛、刚毅、剽悍都用到了牛背竞技上。骑手提了小巧的鞭子,骑上凶猛的牦牛。牛头挂一红绸,披一件绣有花纹图案的牛衣,配一副制作精巧的鞍具,进入竞技场。

  主持游戏者为一银须老者,他宣布规则之后,发声口令,将一只五、六十斤重的无头羊抛出20余步,急不可待的牦牛随着骑手的吼叫指挥,朝羊冲去,先到的骑手左手抓鞍,右手抢羊,同伴们则团团围住保护,并向安全处相传。没有抢上羊的一方伺机进攻,撞阵夺羊。好斗的牦牛在三四个回合后,瞪着血红的眼睛,低头翘尾,左冲右突,牛群冲撞如狂飚卷地,令人惊心动魄而又痛快得淋漓尽致。牦牛叼羊,不仅比骑术、速度,更主要的是比勇敢和智慧。一场比赛,如战场攻守进退。叼到羊的一方通常组织方阵保羊,抢夺一方组织突击队撞阵、冲阵。兵分几路,不断变换队形、战术,其势甚为壮观。比赛一小时后结束,羊在谁手为胜。

本文由'念桃Sama'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